高中歷史知識點:雅爾塔體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雅爾塔體系:


因美蘇雙方聯盟基礎消失,兩者成為戰(zhàn)后實力彼此能夠抗衡的強國,從而在戰(zhàn)后初期逐漸形成以美蘇為主導的新的國際關系體系──雅爾塔體系。





對比雅爾塔體系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各自的特點。


1、相同點:都是在世界大戰(zhàn)破壞了原有的世界體系的基礎上建立的。都通過一系列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體系。都是大國意志的體現,其內容體現了大戰(zhàn)前后各大國力量對比的變化,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都隨著各國力量的消長而瓦解、破壞。
2、各自的特點是: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體現了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大國的意志;
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
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格局;
是建立在戰(zhàn)勝國對戰(zhàn)敗國掠奪的基礎之上,必然隨德國的崛起而破產;
主要矛盾是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及戰(zhàn)勝國之間的矛盾;
對侵略戰(zhàn)爭的制裁無具體措施,故不能制止戰(zhàn)爭。
(2)雅爾塔體系體現了美蘇兩國的意志;
是資本主義大國同社會主義大國的暫時妥協;
超出了歐洲的范圍,反映了歐洲地位的下降;
是兩個戰(zhàn)勝國的妥協、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
專門建立了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且對制止戰(zhàn)爭有非常具體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戰(zhàn)的再度發(fā)生。



雅爾塔體系:


1、含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通過對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重新進行劃分而建立的以美蘇兩強為首的新國際關系體系的習慣性稱謂。
2、形成歷史背景:
這個新的國際關系體系是在二戰(zhàn)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召開的雅爾塔等多個會議上通過的一系列協議逐步形成的。
3、形成過程:
從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及德黑蘭會議到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和7月的波茨坦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關于戰(zhàn)后懲辦法西斯、重劃歐洲邊界、對戰(zhàn)敗國實行分區(qū)占領、建立國際性組織等內容的協議。這些協議突出反映了美蘇為首的兩大國在未來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雅爾塔會議上還通過秘密協定等方式劃分了美蘇控制下的勢力范圍,為戰(zhàn)后形成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奠定了基礎。
4、內容:
①懲治戰(zhàn)敗國,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
②重新確定戰(zhàn)后歐亞的政治版圖。
③重劃法西斯戰(zhàn)敗國及其所占領地區(qū)的疆界。
④建立聯合國。
5、評價:
積極:雅爾塔體系原則上倡導和平、民主,對世界各國的和平運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起了推動作用,對戰(zhàn)后國際關系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消極:但是,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因此對戰(zhàn)后國際關系的發(fā)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改變了傳統國際關系格局。



關于雅爾塔體系:


在近現代史上,每次大的國際戰(zhàn)爭之后,戰(zhàn)勝國都要根據自身的利益和實力對比召開國際會議,締結國際協議,重新劃分邊界和勢力范圍,安排戰(zhàn)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種新的國際關系格局,如維也納體系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盟國在勝利在望時即意大利投降后就把戰(zhàn)后世界的安排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舉行了一系列國際會議,達成了許多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是雅爾塔會議及在這次會議上通過的公報、協定和密約。雅爾塔體系的具體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四點:
(1)如何最后打敗德日法西斯,如何處置戰(zhàn)敗國,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
(2)重新繪制戰(zhàn)后歐亞的政治地圖,特別是重新劃定德、日法西斯國家的疆界及其占領地區(qū)的歸屬和邊界;
(3)建立聯合國組織,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zhàn)后世界和平的機構;
(4)對德、日的殖民地以及國際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計劃,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志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和維持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主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雅爾塔體系倡導和平民主的原則,把蘇聯和美英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納入了國際關系體系。這是一個進步。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因為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戰(zhàn)時實力均勢基礎上的,是蘇聯與美英相互妥協的結果,打上強權政治的烙印,如對蒙古獨立和中國東北問題的處理都是背著中國政府進行的。雅爾塔體系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由于美蘇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方針都有很大差異,雙方的國家利益又有矛盾沖突,最終促使世界分裂,導致兩大陣營的形成。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第一次柏林危機



第一次柏林危機:


1、四大國對德國及其首都柏林分區(qū)占領。
2、第一次柏林危機:1948年6月
(1)起因:西占區(qū)與蘇占區(qū)分別實行幣制改革;
(2)影響:引發(fā)了戰(zhàn)后美蘇冷戰(zhàn)的第一次高潮;加快了德國的分裂進程。
3、德國的分裂:
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簡稱“聯邦德國”);
10月,德意志民主共 4/6 和國成立(簡稱“民主德國”),德國正式分裂。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以實力求和平”與“新思維”



“以實力求和平”與“新思維”:


1、美國的“以實力求和平”
⑴背景:里根擔任總統美蘇關系的變化。
⑵政策:提出所謂新“遏制”政策。
⑶軍事措施:“靈活反應戰(zhàn)略”“星球大戰(zhàn)計劃”
⑷意識形態(tài):宣傳大戰(zhàn)“十字軍討伐”“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臺”。
2、蘇聯的“新思維”:
⑴背景:蘇聯沉重的經濟負擔戈爾巴喬夫改革。
⑵內容:強調“人類生存高于一切” ;核戰(zhàn)爭“不會有勝利者” 。
3、美蘇緩和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冷戰(zhàn)的結束



冷戰(zhàn)結束??蘇聯解體:

1、背景:
美國布什政府對蘇政策:強調“謹慎、考驗、漸變”;支持蘇聯的國內改革;提供經濟援助左右蘇聯改革。
蘇聯:經濟政治改革,經濟下滑、社會動蕩。
2、經過:
1991.12.8,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簽署明斯克協定,宣布成立“獨立體”。(初步解體)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獨聯體擴大到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蘇聯作為國際法一個主體停止存在。蘇聯完全解體。
3、東歐劇變原因:
(1)內因:歷史原因: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經濟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經濟政治危機
(2)外因:蘇聯因素: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的影響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變”戰(zhàn)略。
西方的“和平演變”戰(zhàn)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戰(zhàn)略,其目標是使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西方化,最終使社會主義國家演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實現以美國為領導的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
4、蘇聯劇變和最終解體的原因:
(1)歷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矛盾。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zhàn)略。


兩極格局結束的原因:

1、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
2、美蘇關系的重大轉折(主要因素);
3、日本和西歐的崛起;
4、社會主義陣營解體;
5、第三世界的興起和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81385.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因果關系型選擇題注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