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父母無法說話”不少家庭缺少交流時空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父母本來應(yīng)是孩子最愿意傾訴衷腸的對象,可現(xiàn)實情況遠非如此。最近記者從有關(guān)部門了解到,目前愿意向父母說心里話的中小學生人數(shù)有下降的趨勢,因子女與父母說不上話而引發(fā)的家庭矛盾相當突出。

  

  一個自稱“痛苦、絕望的女中學生”來信表示,她“想離開這個家”。她說:我的家對我來說像一所“監(jiān)獄”,而父親則是我的“克星”,“如果我考試考得不好,父母就一起叫:‘你這個豬腦子,怎么這么笨!’隨后爸爸就拔出拳頭揍我,媽媽就在一旁哭!薄拔腋緹o法與他們說話,比如彈鋼琴,我不喜歡,甚至恨鋼琴,可他們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不聽我的解釋。對我的話,他們總認為是狡辯、找借口,要是我再不快點閉嘴,就說不定又會來一場暴風驟雨!

  

  類似這樣的與父母無法說話的情形在一些家庭中并不少見。記者曾應(yīng)邀作為某中小學生熱線的主持人,打來電話的學生約有三分之一是為了“講講話”。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在電話中說:“現(xiàn)在學生講心里話的機會不多,同學之間講的一般都是作業(yè)問題,家里爸爸媽媽也只會說要把學習搞好,學校和家里能說的話主題很單調(diào),除了課本就是作業(yè)!彼氚研睦镌捴v出來,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常打熱線。

  

  據(jù)一份調(diào)查顯示,中學生在碰到煩惱時,最愿意傾訴的是同伴或朋友,而父母則被排列在第4位。孩子與父母無法說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用成人的眼光看問題,一些父母以孩子小為由漠視甚至剝奪他們的“說話”需求。其實處于成長中的學生,有著極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除了學習之外還有許多心理活動。對孩子向父母提出的問題,一些父母自己不懂回答不上,便以搪塞了之,讓孩子無“事”可說,無“題”要問。

  

  一些從事青少年心理和家庭心理教育的專家認為,家庭缺少交流的時空,孩子的心里話沒有渠道傾訴,長期如此孩子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和情感依附會發(fā)生變化,容易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因此,學會聽孩子的傾訴,“釋放”孩子的心里話,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父母要使自己成為吸納孩子心里話的“海綿體”,既能吸蓄過來,又能過濾引導,這才是一種有價值的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92362.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體內(nèi)營養(yǎng)方面的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