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商議打開千年阿育王塔取出佛頂真骨(圖)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越接近長干寺地宮的核心,越充滿矛盾和焦慮!碑文和絲織品上都寫著:佛頂真骨、感應(yīng)舍利10顆、諸圣舍利、金棺銀槨、七寶阿育王塔……去年,鎏金七寶阿育王塔終于走出了鐵函,露出了華麗真身。但問題接踵而至,在塔身內(nèi)放置了千年的金棺銀槨要不要取出?金棺銀槨的密封性能如何?諸圣舍利找到了嗎?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保護“塔王”以及“塔王”內(nèi)的稀世圣物,今天上午,來自南京、北京的著名考古、文保專家將召開專家論證會,共商“請”金棺銀槨的方案。


焦慮:“塔王”在水中浸泡千年已受傷


南京博物院文保專家奚三彩說:“塔王”的胎心是木頭的,木頭怕干,太過干燥,會導(dǎo)致木胎的水分揮發(fā)過快,導(dǎo)致“塔王”變形;但金棺銀槨恰恰喜歡干,怕濕,金銀遇到水容易發(fā)生氧化。面對這樣一對矛盾體,只能把金棺銀槨取出來,然后觀察“塔王”的木胎究竟是什么木質(zhì),這些木胎經(jīng)歷了1000多年,保存狀態(tài)究竟如何?奚三彩強調(diào),請金棺銀槨只需要打開塔身的其中一面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把那個鉚釘脫落最厲害的一面打開,就能取出金棺銀槨了。


記者打探到,一個月前,南京市文物局提交了一個“請”金棺銀槨的方案,但這個方案目前已經(jīng)被退回了。原因何在?太簡單了!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上次提交的方案實際上是一個思路,是一個幻燈片。正式方案需比較詳細的研究后才行,比如說:“塔王”木胎的含水量怎么樣……


“在請金棺銀槨之前,要對整個房間進行加濕,比如用加濕器加濕等等,使得請金棺銀槨的濕度也達到90%以上,不會讓塔王木胎的水分揮發(fā)過快。金棺銀槨請出來后,就要采取一些防霉措施,而塔王本身也將進行修復(fù)!


如何確保金棺銀槨安全請出“塔王”,同時“塔王”也不會變形?昨天,南京市博物館向北京、南京的考古、文保專家們發(fā)出了邀請,今天上午,這些專家將碰頭商議究竟該如何請金棺銀槨。


爭論:佛頂真骨是否要取出?


“佛頂真骨和感應(yīng)舍利,都放在金棺銀槨里!敝鞒址ㄩT寺考古的韓偉研究員說,“佛頂真骨”指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頂骨,而“諸圣舍利”指的是高僧舍利!案袘(yīng)舍利”的來源很值得研究,很可能是梁武帝在大同四年供奉過的舍利,非常珍貴。據(jù)石碑上記載,“舍利等物‘內(nèi)用金棺,周用銀槨’!敝,南京晨光廠的專家們用X光片已經(jīng)事先“看”到了這個“圣物”!皬腦光片來看,金棺、銀槨是小方體,銀槨大約是10厘米×10厘米×6厘米,而金棺大約是5厘米×5厘米×3厘米!蹦暇┏抗饧瘓F工藝研究所所長周明介紹,雖然塔王身高1.2米,但這個金棺銀槨卻是相對袖珍。


那么,金棺銀槨是否要開啟呢?文博界和佛教界持不同觀點。文保專家認為,寶塔在水中泡了近千年,金棺銀槨不進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唐代法門寺佛指骨舍利瘞藏時間比宋代長干寺佛頂骨早了100多年,但出土?xí)r,因為泡過水,已經(jīng)軟得像面條一樣。


而南京玄奘寺住持傳真法師則認為,地宮碑文、塔身銘文、工業(yè)內(nèi)窺鏡和X光探測都證實塔王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佛頂真骨”,宋代大德高僧更不會作假,他們在瘞藏佛教圣物時就不希望寶塔再被打開,后人應(yīng)該尊重這一意愿,斯里蘭卡的佛牙塔,還有杭州雷峰塔地宮的阿育王塔,至今都沒有打開。


南京市文物局負責(zé)人告訴記者,其實,金棺銀槨取出后,他們也不贊同打開它,但是,如果金棺銀槨密封性能不好,水浸泡進去了,那么會導(dǎo)致佛頂真骨遇水而發(fā)霉,這樣反而不利于圣物的保護。究竟要不要打開金棺銀槨?這位權(quán)威人士說,還要看金棺銀槨的密封性能究竟如何。


相關(guān)研究


“塔王”木胎是檀木造?


千年鐵函開啟,淡淡的香氣撲面而來,聞過的專家說,這股香氣和檀香的氣味十分接近。香氣到底從何而來?有人提出這樣的設(shè)想:藏于鐵函中的阿育王塔的內(nèi)部都是由木頭制作而成,會不會就是檀木呢?這股香氣會不會就是檀木香?


“要想進入看一眼,真的很不容易。”作為相關(guān)專家,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木材工業(yè)學(xué)院潘彪教授前不久有幸一睹塔王的風(fēng)范,他回憶說,塔王仍然放置在當(dāng)初鐵函開啟時的那個庫房,不過,要進入庫房必須“凈身”而入,不得帶包,更不得帶相機之類的拍照工具。塔王被“伺候”得很好:房間內(nèi)恒溫恒濕,全部使用冷光源,沒人時,房間里的燈還得全部關(guān)掉。


進入庫房,潘彪教授十分激動,他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寶塔上。透明罩子將寶塔整體保護起來,放在一張臺子上。


隔著透明罩,他用肉眼就能看到塔剎和象輪的內(nèi)部是木質(zhì)的,顏色有些暗,類似褐色,木紋不是太明顯。肉眼根本無法識別木胎的材質(zhì)。


“木頭的硬度還不錯,應(yīng)該說保存得很不錯!迸吮敫嬖V記者,當(dāng)初鐵函開啟時就發(fā)現(xiàn),塔王被浸泡在水中,可這恰恰是木頭保鮮的一個好方法。木頭的耐久性很好,最忌諱昆蟲的破壞、細菌的侵蝕,很容易令木頭腐化。不過,干燥的環(huán)境或是完全水浸的環(huán)境,反而很適合木材的保存。俗語說,“水浸千年松”,寶塔浸泡在水中,和細菌、氧氣完全隔離,這才使得木胎保存得較好。


這種木材是不是檀木?潘彪說,僅憑肉眼看是很難判斷的,肯定要借助科學(xué)的檢測手段。


當(dāng)時,潘彪就和工作人員提出,要從木胎上取樣進行化驗。要對寶塔“下手”,這個提議開始被否決,工作人員擔(dān)心取樣會破壞寶塔的完整性。


“其實沒關(guān)系,取樣真的非常非常少!迸吮氲慕忉尯芸熳尮ぷ魅藛T同意了,只需要用鋒利的刀在木胎上輕輕刮一小片,僅有十幾微米厚、幾毫米直徑大就行,被刮的地方肉眼幾乎都看不出來。所以,這樣的取樣對木胎不會有什么影響。過幾天,取樣工作就會展開。


而取下來的這些微不足道的樣品,在潘教授的生物透視顯微鏡下,將會悄悄地說出自己的“身世”!懊糠N木材的細胞排列都是不同的!迸私淌诟嬖V記者,應(yīng)該很快就能判定木胎到底是哪種樹種。而它更多的身世之謎也可能被解開:根據(jù)樹種還能判定它分布在哪里;是不是當(dāng)時的珍稀樹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99063.html

相關(guān)閱讀:讓你的化學(xué)成績“飛”的七條黃金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