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靖難之役含義:


又稱靖難之變,“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熬鸽y”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zhàn)亂,掃平奸臣的意思。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發(fā)的一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爭奪皇位的戰(zhàn)爭。建文年間燕王朱棣戰(zhàn)勝建文帝朱允?,奪取帝位的戰(zhàn)爭。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戰(zhàn)爭歷時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遷都北京:

由于洪武年間,北方的防務多由幾位邊王(如朱棣、朱權(quán))負責,而靖難后朱棣徙諸邊王于內(nèi)地,導致華北防務空虛;
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虛內(nèi)、宋朝之守內(nèi)虛外的教訓,故在軍事上,定都金陵(南京)、遙控將領(lǐng)守衛(wèi)邊界的風險很大;
“天子守國門”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響較大,在政治上考慮,作為朱棣大本營的北平更加適合作為帝都。故考慮各種因素后,朱棣決定遷都北京。永樂元年(1403年)二月,朱棣改北平為北京,名順天府;隨后遷徙各地富民于北京。稱北京為行在。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的準備一直在進行,如建北京城、建宮殿、疏通漕運等;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成,遂下令遷都,以南京作為留都。自此,除1928年至1949年期間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外,北京均為中國的首都。朱棣在靖難初始時曾將大寧的全部軍力(包括朵顏三衛(wèi))納入麾下,朵顏三衛(wèi)在后續(xù)作戰(zhàn)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朱棣稱帝后,將寧王封于南昌,永樂元年三月把大寧封賞給朵顏三衛(wèi)作酬勞。



“靖難之役”戰(zhàn)爭簡介:

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發(fā)生的內(nèi)戰(zhàn)。明太祖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他死后,孫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zhèn)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隨后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戰(zhàn)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體工程建成,朱棣正式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戰(zhàn)爭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及子孫的統(tǒng)治,便大封宗室二十多人為藩王,駐守全國各地。這些藩王雖然沒有封地的管治權(quán),但擁有護衛(wèi)軍隊,少者有三千人,多者至一萬九千人,駐守北方邊境的晉王、燕王和寧王軍權(quán)更大。
如果太子朱標不是早死的話,即使他將來繼位,按照“長兄為父”的傳統(tǒng),諸王應會對他存有敬畏。朱標不幸早死,太孫朱允?是諸王的后輩,感到難以約制諸王,加上諸王擁有軍權(quán),對他構(gòu)成潛在威脅,便有削藩之意。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去世,朱允?作為皇太孫繼位,是為惠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削藩,先后削去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


戰(zhàn)爭經(jīng)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即帝位,是為建文帝。朱允?在做皇太孫時,就對諸藩王不滿,曾與他的伴讀黃子澄商量削藩對策。即帝位后,采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并令諸親王不得節(jié)制文武將吏;首鍍(nèi)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將臣監(jiān)視朱棣,并乘機逮捕之。朱棣得到這一消息,立即誘殺了前來執(zhí)行監(jiān)視逮捕任務的將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事件影響:

成祖在“靖難之役”獲勝后,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及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謝升、丁志方、甘霖、董鏞、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黃觀、侯泰、茅大芳、陳迪等,史稱:“忠憤激發(fā),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流放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獲赦免,余下的人的后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   
成祖不承認建文年號,以即位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元年。雖然成祖因為反對惠帝削藩而起兵,但他即位后卻跟惠帝一樣推行削藩。因為京中宦官提供的情報幫助成祖擊敗惠帝,成祖即位后便改變太祖以來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埋下日后宦官禍國的種子。



惠帝朱允?削藩存在的問題:


1、削藩既無計劃(如一月之內(nèi)連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處理;加之惠帝本人剛剛登基,削藩速度過快,導致人心浮動。
2、捕風捉影,導致地方有人告變邀功(如湘王被人誣告謀反,無以自明,遂自焚)。
3、過于急躁,削廢并進,激化矛盾。廢藩將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激化為敵我矛盾,給予藩王造反的理由。漢七國之亂、晉八王之亂均非因置藩本身引起變亂,而是中央的削藩引發(fā)既得利益者抗爭。即使是七國之亂后,漢武帝也不是直接廢藩,而是頒布《推恩令》來逐步削減。而且削藩之外也把諸王爵位也削掉,被褫奪爵位的王爺全家皆發(fā)配各地餐風露宿,使其他王爺人心惶惶,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袖手旁觀,甚至給予燕王援助。
4、掩耳盜鈴,放還燕藩三子。朱棣的三個兒子當時(建文元年五月)都在南京,本可作為人質(zhì),黃子澄說不如放回北平,以麻痹朱棣;但實際上當時已經(jīng)削去四位藩王,可謂掩耳盜鈴。
5、重文輕武,罔顧軍事。朱允?本身毫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雖然因太祖大殺滅元功臣,加上太孫崇文抑武、重用者均為文官儒生。以當時外患仍頻的明朝而言(明蒙戰(zhàn)爭直到隆慶、萬歷年間才逐漸停止),惠帝本身完全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及兵法素養(yǎng),中央不是沒有合適的統(tǒng)兵將領(lǐng),可是中央由一群不懂軍事的文官貿(mào)然指揮,唐突削藩并非治國良策。后來事實也證明,方孝孺等大臣確無保家衛(wèi)國之作戰(zhàn)能力。而且,削藩的同時,惠帝也進行改制,大幅提升文官地位(如升六部尚書為正一品),造成武將不滿,或多或少對惠帝的政策實施有不良影響。
6、朱允?對待身邊那些偶犯小錯的宦官不當人看往死里整,犯了大罪的文官卻當寶貝捧著,導致宮中太監(jiān)憤而投靠燕王,派人給燕王送信,朱棣才知道南京城兵力空虛,于是甩開朝廷主力,一招黑虎掏心直接殺奔南京城下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08354.html

相關(guān)閱讀:歷史必修一、二、三學習提綱 暑期自學一手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