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新課改化學教學的一點思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本文簡要地介紹了對新課改教學的思考。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教學思想進行反思,包括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對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不斷地突破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地研究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靈活改變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反思;學習的主人

  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改已經實施快三年了,我自己帶新課改課程也有三年了,回顧這三年本人也感受頗多,有時也在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什么是教學反思呢?教學反思是教師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回顧,追求的是教學全過程的合理性。教學反思是學生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于化學教師而言,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建立科學的、現代的教學理念,并將自己新的理念自覺轉化為教學行動;有助于提高教師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增強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進一步完善比較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論。怎樣進行教學反思?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對教學思想進行反思

  新課程的改革首先是教學思想的改革。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甚至連一些化學實驗現象都只是教師的口述,而不給他們親自動手或觀看演示實驗的機會。這就導致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習慣。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改革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毙抡n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新課程付諸實施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更新,決不能守舊。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

  作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反思是我們課前反思的重點,我們的教學內容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僅憑熟悉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這就是為什么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領悟不同、當然最后的結果也不同的原因。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為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fā)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后反思”中有所作為。

  三、對教學模式進行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理論依據,都有專家論證,可以說各有千秋,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反過來,無論選用何種模式,都是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教學內容的不同,學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解決?人常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它告訴我們不要被傳統(tǒng)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縛,在抓住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樣可以幫助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我可以毫無準備地與學生同步思維,共同審題,共同試探解題,共同得出正確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師有準備,學生無準備,而教師無論是知識還是能力都比學生強的基礎上,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四、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

  教師要引導和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反思,幫助學生從原有知識模型的基礎上,反思新知識—提出問題—討論探究—解決新問題—建立新模型。通過教師提問,分段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要相信學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給學生時間,避免滔滔不絕地講。要講究效率,把重點放在關鍵地方,及時調控,防止學生出現鉆牛角尖的情況,讓教學處于最優(yōu)狀態(tài)。

  總之,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研究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想這才是新課改的目的吧。

  作者:馬發(fā)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11694.html

相關閱讀: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心理換位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