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復習中知識點的分類和積累
復習是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再學習”和“再提高”。傳統的復習模式是:老師講,學生做;老師再講,學生再做這樣一種循環(huán)過程。事實是習題很多,如果把它一一做來,費時費力,不切實際也不科學,這同當今以素質教育為主導的教育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觀察及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在較短時間內,把容量大、覆蓋面廣的化學知識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脈絡化,有機地儲存在學生頭腦中,因此優(yōu)化思維方法,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是化學復習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分門別類概括知識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人教版新教材和《中考說明》中的要求,把近五年來我市初中中考化學卷中出現的試題,按中考考卷的題型(一、選擇題,二、填空題,三、實驗題,四、計算題)四大類整理,再按知識點分類。如中考中有選擇題經?嘉锢碜兓突瘜W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知識點: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
從宏觀上講是“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上講是“分子分解、原子重組”。
再如有填空題經?蓟瘜W符號,
知識點:初中化學符號分類
元素符號的意義:H、O、N、F……
化學式的意義:H2O、CO2、SO2……
離子符號的意義:Mg2+、Cl-、K+……
元素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前面有數字:2H、4H2O、3Al3+、2SO42-……
化合價符號:SO2、CO2……
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有數字:H2SO4、H3PO4、CO2……
既是元素符號又是化學式符號:金屬元素、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類似的還有許多:
知識點: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及所學化學方程式。
知識點:三種常見還原劑:H2CCO與CuO的反應。
知識點:三種置換反應類型……
明確概念的本質,區(qū)分容易混淆的問題,沒有知識點的積累,不可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教學中有許多概念知識是識記的,如基本概念中的許多內容就是這樣。而能完整無誤地表述出化學基本概念者廖廖無幾。誠然,一種知識重在理解掌握,不需要死記硬背,然而,我們可以設想,連基本內容都不清楚能對化學知識有很高的了解嗎?
二、由淺入深,知識點串聯,提高記憶效果。
中學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知識,內容豐富,涉及的物質屬性有較多的類似.有的知識點前后有聯系,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許多串聯方法值得探討。如:
基本概念、理論的串聯:在復習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還原、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等,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間的聯系,。并在復習中要求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和知識應用的對象,能夠準確而深刻的理解。
元素性質的串聯:如比較三種酸(HCl、H2SO4、HNO3)、二種堿NaOH、Ca(0H)2以及C02、和CO、碳的幾種單質、H2和O2、空氣和水等的性質,在理解的基礎上觀察異同。
計算類型串聯:通過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串聯以下四個公式::
1、相對原子質量精確值=某個原子的實際質量÷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
2、相對原子質量近似值=質子數+中子數
3、原子個數之比=各元素的質量之比÷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4、分子個數之比=各物質的質量之比÷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并進一步理解化學式和化合價的計算關系。通過固體質量差、溶液質量差、氣體體積差串聯質量守恒定律,找出差量與所求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固態(tài)物質的溶解度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進行對比,可區(qū)分理解二個概念的含義,找出二者的聯系。
實驗組合串聯:如將H2、0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對照比較,掌握它們的實驗室制取原理,裝置的特點,所用藥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根據是否需要加熱歸納出三種氣體制備的兩種基本模式(原料→原理→裝置→操作→檢驗方法→注意事項),三種基本收集氣體的方法。在這種復習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增加教學密度,積累知識脈絡。
教師在課前必須潛心鉆研教材,把教材的思路轉化為講課的思路,將教師的思路轉變?yōu)閷W生聽課的思路。充分揭示出新舊知識點的串聯,建立起知識體系,然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突出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線和脈絡體系,使學生的思路按照主線和知識點去展開。如元素、原子、化合價、離子符號等,這些看似零碎的知識點存在某種聯系: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結構中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而原子由于最外層電子數沒有達到穩(wěn)定結構,而帶上電荷變成離子,所以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有關,這是微觀現象;化合價是元素的化學性質,因此它的數值也與最外層電子數有關。這是宏觀現象。也就是說離子帶多少電荷與化合價是有關聯的。
有些知識點其實有它內在的聯系,如氧化----還原反應,抓住得氧、失氧這一特征,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等;如復習H2(或C或CO)還原CuO時,聯想到老師當時的語言動作、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生成物等。這樣記住了H2、C、CO三種不同還原劑還原CuO的反應了。如由H2的用途,可填充探空氣球、冶煉金屬、制鹽酸等聯想到H2的性質,如密度小,具有還原性,能與氧氣反應等。如根據金屬、非金屬的性質從縱的方向和橫的方向形成知識脈絡:縱向串聯,掌握金屬→堿性氧化物→堿→鹽的轉變關系;橫向串聯,掌握金屬與非金屬、金屬與酸、金屬和鹽的變化關系。有的基本概念交*相聯,如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構成離子,還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分子可以構成單質,也可以構化合物……
總之,化學復習只有把化學思維方法傾注于分類記憶,傾注于積累知識,這樣才能擴大知識的掌握,擴大思維的空間,在這種不斷的串聯、分析推理的復習過程中,化學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學習通道越來越多,思路也越來越暢通。
來源:高分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20316.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