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興趣及其培養(yǎng)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學習興趣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從對學習的促進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原因;從由于學習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

  二、影響興趣形成與發(fā)展的因素

  皮亞杰指出:“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現出對象與需要之間的關系,因為我們之所以對一個對象發(fā)生興趣,是由于它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比说男枰嵌喾N多樣的,興趣也隨需要而異。研究表明,一般具有高認知需要的人更喜歡復雜任務;而具有低認知需要的人則更喜歡簡單的任務。

  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興趣。年齡的增長直接影響到人的興趣的數量和質量,對認識興趣中具有中心意義的讀書傾向變化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的讀書興趣是有其各自的特點的。9—13歲的兒童是讀書最盛的,進入青年期讀書活動的比率逐漸減少。但年齡越增長,選擇力越強,感受性和理解力越敏銳,讀書興趣的質量在提高。

  三、興趣的形成過程

  興趣在最初主要是與刺激聯(lián)系在一起的。首先,刺激本身固有的一些特性都先于經驗而有引起人注意和興趣的功能。其次,使人覺得有趣的活動和經驗本身也將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要引起或培養(yǎng)一個人的興趣要按以下兩個步驟進行:(1)發(fā)現個人或團體目前感興趣的具體領域和現有水平;(2)把希望其從事的活動直接或通過中間的步驟與其目前的興趣領域連接起來。章凱和張必隱提出了興趣的“信息—目標”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心理的發(fā)展是以不斷從環(huán)境獲得信息為基礎的;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時希望從中獲得信息,以消除原有的或新產生的心理不確定性,實現心理目標的形成、演化和發(fā)展的心理過程即興趣。

  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的特點是抽象、嚴謹、應用廣泛。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數學教師必須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對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當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教會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有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一些方法,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創(chuàng)設懸念,是教師根據教材的數學內容,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教學“正比例”知識時,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實際問題:誰能有辦法測量我們校內操場楓樹的高度呢?同學們頓時興趣大發(fā),爭論不休,卻又想不出什么好辦法。這時教師對同學們說:“我倒有一個且很簡單的測量辦法,不用爬樹也不用砍樹便可以測出樹的高度”。同學們嘩然,產生懸念:老師是用什么辦法測量樹高的呢?很自然地產生了求知欲望,由此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盎然,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收到良好效果,懸念也得到解決。

  數學教學中,給學生設置創(chuàng)造思考問題的機會和條件,指導學生在實踐中,觀察的基礎上,動腦筋思考獲得新知識!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睂W好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把知識應用于生活,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體驗到探索數學的無窮樂趣,從而形成長久的興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爭勝好強的特點,發(fā)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機會,鼓勵他們競爭。

  教學中不管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如何。教師都要以親切的語言給予評價和誘導,忌用簡單、粗糙的語言挫傷學生的學習知識性:第一、利用成功評價激趣。如學生通過自己學習實踐得出圓周率時,教師評價學生說:“圓周率是我國古代數學家花了很長的時間,反復實驗才計算出來,而今你們通過自己的實踐也成功地算出來了,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從小就要這樣認真學習,事業(yè)一定能成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利用誘導語言激趣。個別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點撥誘導,讓他們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給予“試試看”、“再想想”等親切的語言鼓勵他們學習成功,產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能使靜態(tài)的數學知識動態(tài)化,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動手操作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認識能力是否會有長足的進步,常常取決于我們能否提供一個良好的外界條件。

  在過去教學中,多數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只是講講、寫寫,學生只是聽聽、記記,對知識的理解、認識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難真正搞清楚,而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代媒介也逐漸走入課堂,廣泛用于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諸如電影,電視,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代替了過去把黑板、粉筆作為教具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動畫、圖象、立體聲融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把學生帶入一種心曠神怡的境界,有身臨其境之感,覺得生動有趣,這樣就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涂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24895.html

相關閱讀:在反思與創(chuàng)新過程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