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我國土地資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有:
  
 。ǎ保┩恋刭Y源豐富,類型多樣:有利于因地制宜,多樣化開發(fā)。草地面積較廣
  
 。ǎ玻┥降囟、平原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后備耕地主要在黑龍江、新疆)。
  
 。ǎ常┤司加修r業(yè)用地數(shù)量較少: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只有世界的1/3),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世界22%的人口!鄧野"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基本國策。
  
 。ǎ矗└黝愅恋刭Y源分布不均,區(qū)域差異明顯:(描述分布特點)耕地:主要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qū);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部耕地面積小。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風區(qū)的高原和山地,如內蒙古高原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森林:天然林多在東北、西南的邊遠山區(qū),東南部山地多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華北林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ǎ保﹩栴}:①水蝕、風蝕、沙漠侵吞(即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面積擴大;草場資源普遍超載;重要林區(qū)面積減少)。②次生鹽堿化(不合理排灌和氣候干旱所至);③城市、工交、農村住房建設用地擴大。
  
 。ǎ玻┐胧孩僖婪ü芾:在工交城建時盡量節(jié)約用地少占農田;牧區(qū)輪牧,建人工草場;風沙侵襲、水土流失嚴重區(qū)建防護林。②走擴大耕地和提高單產相結合道路:一方面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生產水平,變低產田為高產田;另一方面,適當開發(fā)荒地、沿海灘涂,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穩(wěn)定耕地總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26167.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高考文科生如何應對文綜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