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口訣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兀與綴術南朝祖 北朝齊民有要術

西晉裴秀禹貢圖 北魏道元水經注

東晉葛洪結合儒 弘景學佛教義富

佛教盛行因為苦 法顯西行寫成書

反佛范縝是唯物 滅佛實踐有兩武

四五騷七完過渡 建安文學寫白骨

淵明歸園不嫌苦 山水靈運有樂趣

民歌采桑新樂府 敕勒川上木蘭舞

東漢書法成藝術 曹魏鐘繇創(chuàng)楷書

東晉羲之蘭亭序 龍門二十魏碑書

三國不興佛畫祖 女史洛神東晉顧

大同洛陽有石窟 聞名世界成寶庫

龜茲音樂大面舞 影響深遠到戲劇


“兀與綴術南朝祖”是指圓周率與《綴術》是南朝祖沖之的成就。“北朝齊民有要術”是指北朝的《齊民要術》 “西晉裴秀禹貢圖”是指西晉裴秀繪制出《禹貢地域圖》。“北魏道元水經注”是指北魏酈道元寫了《水經注》。“東晉葛洪結合儒”是指東晉葛洪結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弘景學佛教義富”陶弘景吸收佛教教義豐富了道教教義。“佛教盛行因為苦”是指佛教盛行是因為它為在苦難中掙扎的窮苦百姓找到了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法顯西行寫成書”是指法顯曾西行取經,回國后寫成《佛國記》一書。“反佛范縝是唯物&rdquo 高中地理; 理論上反對佛教的范縝是唯物主義思想家。“滅佛實踐有兩武” 實踐上滅佛的是兩個武,即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四、五、騷、七完過渡”是指詩歌完成了古詩從四言、五言、騷體到七言詩的過度。“建安文學寫白骨” 是指建安文學的代表作《蒿里行》有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淵明歸園不嫌苦”是指陶淵明《歸園田居》,不嫌苦累。“山水靈運有樂趣” 是指山水詩開始興盛,謝靈運等是代表。“民歌采桑新樂府”,民歌《采桑度》是一種新樂府詩,“敕勒川上木蘭舞”表面意思是在敕勒川上花木蘭跳舞,實際指《敕勒歌》和《木蘭辭》。“東漢書法成藝術”是指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曹魏鐘繇創(chuàng)楷書” 曹魏時的鐘繇創(chuàng)造了楷書。“東晉羲之蘭亭序” 是指東晉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序》。“龍門二十魏碑書” 是指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書法藝術的精品。“三國不興佛畫祖”是指三國時的曹不興是佛像畫的始祖。“女史洛神東晉顧” 是指《女史箴圖》與《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代表作。“大同洛陽有石窟 聞名世界成寶庫”是指大同的云岡石窟與洛陽的龍門石窟后來成為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龜茲音樂大面舞,影響深遠到戲劇”是指少數(shù)民族音樂《龜茲樂》等傳入, 《大面》舞對后世戲劇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2671.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上冊檢測試題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