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刻度尺要“三查”。
在實驗的測量以前,應養(yǎng)成首先檢查測量工具即刻度尺的習慣,對刻度尺的檢查包括三點:一查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勻,刻線是否清晰;二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頭,應檢查端頭是否已磨損;三查,即弄清相鄰兩條刻線所代表的長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以及刻度尺一次能測出的最大長度(量程)。
二.使用刻度尺要“五會”
(1)會認。即正確認識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測量范圍;
(2)會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盡可能與被測物體接近,不能歪斜;
(3)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垂直于被測物體與刻度尺;
(4)會讀。除讀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數(shù)字外,還應估讀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數(shù)字;
(5)會記。記錄的測量數(shù)據(jù),包括準確值、估計值以及單位(沒有單位的數(shù)值是毫無意義的)。
三.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應做到“五要”
一要根據(jù)被測物體的實際情況和所要達到的測量準確程度,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例如,要測量桌面的長度,只需估讀到毫米,可選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要安裝窗玻璃,需準確讀到毫米,就應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鋼板尺或者鋼卷尺等。此外,工廠中或實驗室中還有用“游標卡尺”和“千分尺”即螺旋測微器來精確測量的。
二要根據(jù)被測物體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臏y量方法。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有“基本測量法”和“特殊測量法”。例如,欲測物理課本的長或寬,就可用刻度尺對它進行直接測量,這種方法是基本測量法,還有一些情況,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測量,而需用刻度尺對物體的長度進行間接測量,或利用特殊工具進行測量,這種方法,是特殊測量法,例如,欲測圓錐體的高或墨水瓶的高,則要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欲測曲線的長度,則先用棉線量出曲線的長度,然后再用刻度尺測量棉線的長,就是曲線的長度(化曲為直測量法);將圓紙板在曲線上滾動,記下始點、終點和圈數(shù),測出圓紙板的周長,就可算出這條曲線的長度(滾輪測量法);欲測出教科書每頁紙的厚度,可將教科書壓緊,測出書的厚度就可算出每頁紙的厚度(積累測量法),等等,這些都屬于特殊測量法。
三要能正確地讀數(shù),測量時,刻度尺刻度的一面要緊靠被測物體,并且不要歪斜;讀數(shù)時,視線與尺面刻度的一邊要垂直,不要偏左、偏右,也不要偏高、偏低,要能根據(jù)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確讀出測量結果的準確值和估計值。
四要能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記錄測量結果必須寫出單位。
五要能正確地計算平均值,為使測量準確,測量長度常用多次測量
必須注意L1、L2……Ln的讀數(shù)都要使用同樣的單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27154.html
相關閱讀:讀書是獲得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