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10
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車柔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7.
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
A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智慧
B
.而聞者彰 彰:清楚
C
.而絕江河 絕:橫渡
D
.君子生非異也 生:習慣
8.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
A
.①
青,取之于藍 ②
而寒于水
B
.①
車柔使之然也 ②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
.①
故木受繩則直 ②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D
.①
登高而招 ②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9.
下面兩句話,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
分)
①
學不可以已 ②
金就礪則利
A
.①
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
②
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
B
.①
學習不可以停止。
②
金屬靠攏磨刀石就鋒利了。
C
.①
學習不可以停止。
②
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
D
.①
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
②
金屬靠攏磨刀石就鋒利了。
10.
荀子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惡的,但“
性惡”
又是可以改變的。在《勸學》中他運用一系列類比,論證了這個觀點。請根據原文填空,將作者的論證補充完整。(4
分)
事物的原狀
外物的作用
產生的結果
藍
提取
青
水
降溫
冰
木
①
輪(曲)
木
受繩
②
金
③
④
人
博學(學習)
知明而行無過(君子)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7.D
(2
分)
8.C
(2
分)
9.C
(2
分)
10.①
車柔 ②
直 ③
就礪 ④
利
(4
分。共4
空,每空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4378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