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設中發(fā)揮它本身具有的特殊重要作用,必須走好家庭教育“三步棋”。
首先,“育人先育己”。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馬卡連柯)。孩子具有向師性,父母除言行舉止外,自身形象、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直接影響。同時,教育實踐表明,為人父母者的素質(zhì)和育人水平高低,會對孩子的未來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該是這種人!币虼耍瑸槿烁改刚咦钪匾氖鞘紫忍岣咦陨硭刭|(zhì)和育人水平,做學習型家長,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深受教育和影響,否則會喪失自身所賦予的育人資格。
其次,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時下為人父母者往往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這么難管?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她)。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停留在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層次,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結(jié)果出現(xiàn)了有些家長寧愿將大量時間花在玩撲克、打麻將方面,也不愿多花些時間關(guān)心孩子學習、生活,與孩子心里溝通的“不愿為”現(xiàn)象和將教育孩子的任務推給學校教師,任孩子自由發(fā)展的“不作為”現(xiàn)象,對孩子的教育動則“發(fā)號施令”,缺乏“俯下身,聽聽孩子的心里話”的思想意識。其實,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的一切美好愿望和愛,都要通過與孩子心靈溝通,品讀、讀懂孩子的心,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來實現(xiàn),從而達到潛移默化地對孩子施以思想品德教育。
最后,創(chuàng)造生動的教育情境,讓孩子在情境體驗中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學會生存。目前不少家長往往用灌輸?shù)姆椒ń逃⒆雍蜕钌咸幪帪楹⒆影k代替,孩子失去了生活體驗的機會,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依賴嚴重,性格冷漠、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礙。孩子長大后畢竟要走向社會生活,為人父母都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千萬不可“拔苗助長”,因此家長在一開始教育孩子時,就必須注重創(chuàng)造生動的教育情境,寓教于樂,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主動積極參與,在情境體驗中形成學會欣賞、合作和學習等生存品質(zhì)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孩子走向社會生活奠定基礎(ch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51175.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生座位排列與高中生心理特點有什么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