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論語
·
雍也》
子謂顏淵曰: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
《論語
·
述而》
顏淵死。子曰:
“
噫!天喪予!天喪予!
”
《論語
·
先進》
哀公問:
“
弟子孰為好學(xué)?
”
孔子對曰:
“
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
”
《論語
·
雍也》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
“
回,詩云
‘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①
。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
”
顏回曰:
“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
”
孔子欣然而笑曰:
“
有是哉顏氏之子!
”
《史記
·
孔子世家
·
陳蔡之厄
②
》
【注釋】
①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它卻徘徊在曠野中。
②
陳蔡之厄: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在陳、蔡兩國之間被人圍困于荒野中,情勢危險,糧食也斷絕了,有弟子對孔子的政治主張產(chǎn)生了懷疑。
23
.顏淵死時,孔子為什么發(fā)出了
“
噫!天喪予!天喪予!
”
的慟哭,你認(rèn)為孔子如此悲傷的原因有哪些?(結(jié)合上述語段回答)(
3
分)
24
.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我們能從孔子稱贊顏回的這句話中讀出一條對今天有益的啟示嗎?請簡述。(
2
分)
參考答案:
23
.(
3
分)顏回安貧樂道(第一則);顏回好學(xué)(第五則);顏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和人生理想。(第二則與陳蔡之厄)
24
.(
2
分)參考答案:人生有自我的精神追求,清苦的生活也會自有情味;現(xiàn)代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在物欲面前,保持心理的安寧、安詳,這是一種人生的境界;真正的快樂不以物質(zhì)的富足為必要條件,快樂的本源來自精神的追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5167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