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散文,發(fā)端于偉大的
"
五四
"
新文化運動。郁達夫曾說,
""
五四運
動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
'
個人
'
的發(fā)現。
"
正是這種
"
發(fā)現
"
,溝通了我國新文
學和世界現代文學的精神聯(lián)系奠定了
"
自我
"
在現代散文中的主體地位,激活
了
"
散文的。,
"
心
"
,具有劃時代意義。散文的寫作從此變得面貌一新
:
不僅由
"
白話
"
替代了
"
文言
"
,在
"
文字媒體
"
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轉換
;
而且,
由
"
代圣賢立言
"
變?yōu)?br />"
表現自己
"
,從內容記寫上實現了和世界文學的同步對接
;
同時,又
"
文章
"
上升為
"
文學
"
,則又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
"
審美品位
"
。現代散文石破天驚般的輝煌發(fā)展與巨大業(yè)績,是繼先秦諸子
"
百家爭鳴
"
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體的大解放,大突破
!
在散文里,真實而獨特的寫作
"
主體
"
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達夫所說
"
。
"'
個人
'
的發(fā)現
"
云云,其實指的正是走進散文之中的那個活生生的
"
自我
"
。在郁氏看來,文學作品都是變化了的作家之
"
自敘傳
"
,散文當然更不例外。據此他指出
:"
現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
"
。他這里所說的
"
個性
"
,還有林語堂此前所說的
"
性靈
"
,指的也都是這種
"
自我
"
。
散文是一種
"
實
""
虛
"
結合
.
因
"
實
"
出
"
虛
"
的藝術。所謂
"
實
"
,指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實的客觀外物。寫作
"
主體
"
生活在社會現實里,處身于這些人、事、物、景的現實生活環(huán)繞之中,他自然會有所觀照、感應,并產生出一系列的
"
生理一一心理
"
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寫出這些激活
"
主體
"
精神映射的
"
實生活
"
來就顯得很有必要
;
它實在是營造作品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
"
基石
"
,是構筑整個情感大廈必不可少的
"
鋪墊
"
。
在散文的
"
實生活
"
層面上,作者所做的是
"
生活運動
"
。在這里,
"
真實
"
是絕對的要求。其記寫應準確無誤,取信后世,力戒虛構編織,矯情偽飾。散文的這種
"
紀實性
"
,是
"
文體
"
和讀者之間千百來所達成的一種信任
"
默契
"
。是不可率性改動的。
散文需要寫
"
實
"
,但寫
"
實
"
并非終極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鋪墊好這些
"
基石
"
后,向情感、精神等
"
形而上
"
的領域大膽進發(fā),構建出一個精神或心靈的大廈
!
而這即是寫
"
虛
"
。寫
"
虛
"
,又可向兩方面發(fā)展
:
一是在
"
人與社會
"
的關系上著力,走客觀、向外的路,主
"
理
"
,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勝一一雜文、隨筆等走的即是此路
;
二是在
"
人類自身
"
的觀照上著力,走主觀、向內的路,主
"
情
"
,重人性開掘,求心靈凈化,以情感的明凈,深沉動人一一藝術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
有刪改
)
6.
下列對
"
現代散文
"
的有關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郁達夫認為現代散文是作家心靈的真實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體現作家的個性。
B.
現代散文以白話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實現了大的變革,從而和世界文學同步對接。
C.
現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使散文這種文體獲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輝煌。
D.
五四新文化運動促進了個體對
"
自我
"
的發(fā)現,使現代散文不再只是
"
代圣賢立言
"
的文章。
7.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散文是虛實結合的藝術,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礎之上
又要寫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
現實生活是作家營造精神家園的基石
,散文應該真實地表現這種生活,而不能矯情,虛構。
C.
散文的用意是表硯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動人,所以寫實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
雜文和隨筆著力于表現
"
人與杜會
"
的關系,藝術散文則著力于表現作家自身的清感世界。
8.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
現代散文由于對
"
自我
"
的肯定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卻完全淹沒了自我,是沒有
"
心
"
的應時之作。
B.
郁達夫認為,文學作品都是變化了的作家的
"
自敘傳
"
,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實再現,沒有虛構和想像的成分。
C.
只有以開掘人性、凈化心靈為要務的散文才會深沉動人,這樣的文章虛實結合,有著特殊的藝術魁力。
D.
現代散文之所以廣受讀者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作家能依據
"
紀實性
"
原則,反映真實的生活,表達真摯的感清。
參考答案:
6.B
(
張冠李戴,
"
從而卻世界文學同步對接
"
是由于散文在內容上對
"
自我
"
的發(fā)現。
)
7.D(
曲解文意,藝術散文觀照的是
"
人類自身
"
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
界。
)
8.D(A
項主觀臆斷,由原文
"
奠定了
'
自我
'
在現代散文中的主體地位
"
和
"
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
"
可知,·中國古代散文也有
"
自我
"
存在
;B
項
過于絕對,
"
都是其生活的真實再現,沒有虛構和想象的成分
"
錯
;C
項以偏概
全,
"
只有以開掘人性,凈化心靈為要務的散文才會深沉動人
"
錯,在
"
人與社
會
"
關系上著力的散文一樣可以動人。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52769.html
相關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的審美標準是“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杰出文學作品”閱
《村落的消失,城市進程中的文化災難》閱讀答案
《道: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觀念》閱讀答案
《大學的骨氣》閱讀答案
摘編自任繼愈《文化遺產的壽命》閱讀答案及解析
《村落的消失,城市進程中的文化災難》閱讀答案
《道: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觀念》閱讀答案
《大學的骨氣》閱讀答案
摘編自任繼愈《文化遺產的壽命》閱讀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