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怎樣一堂課算是好課的界定,不同時期的標準不盡相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課程觀逐漸進入教師認知領域,評價好課的標準也隨之發(fā)生一些實質性的轉變。通過近期的摸索與探究,對新課程理念下一堂好課的標準有了一些思考:評價好課離不開對現(xiàn)代教學背景下課堂教學活動本質的把握。
[關鍵詞]好課,標準,新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nèi)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不同程度創(chuàng)新和突破。此次課程改革帶給教師帶來影響十分深刻,不僅反映在教師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上,還反映在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認識與把握上。針對這次課程改革,教師們都在思考和爭論:新課程理念下怎樣的一堂課算是好課?一堂好課需要具備哪些特征?如何評價課堂教學?針對這些疑惑,本人將通過專家和教師們對新課標準的討論意見,結合自己的理論研究、教學實踐,談談一些不盡成熟的思考與想法。
首先,對于課堂教學的本質,歷來有不同理解。傳統(tǒng)的認識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種是認為教學活動本質上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或者是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這種看法就是認為教學是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認識社會和自然現(xiàn)象,而是通過前人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來認識。在這種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以教師活動為主的行為過程,是教師在有選擇地講解、說明和演示,教師自身也自然地成為知識的代表,成為學生效法與模仿的對象。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是“講??聽”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而在當今信息時代,大量新知識、新信息的涌現(xiàn),對于這種只強調(diào)“講??聽”式教學,不僅無法順利完成傳遞文化的任務,而且會使學生因其自主學習能力低下而無法適應網(wǎng)絡條件下的人類生存方式。第二種是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合起來的共同活動過程,這一種看法主張教學的本質是“以課程內(nèi)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第三種是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對話”、“交流”和“溝通”,認為教學實際上是師生以教學資源為中介的相互影響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活動過程。這種認識強調(diào)人與人的交往實踐活動對人生存與發(fā)展的決定性影響,并且強調(diào)“教師不僅僅是傳授者的角色”,主張教師通過“對話”、“交流”與學生實現(xiàn)共同活動,這種活動必然有共同的話題或學習對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交換信息的基礎上使“共同活動”得以持續(xù)。
其次,基于現(xiàn)代教學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這一認識包含以下四層意義:(一)教學是一種涉及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活動過程,所以,它一定是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是一種交往實踐行為,是一種涉及兩個人以上的實踐活動。(二)它是一種學習的活動,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因此,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沒有現(xiàn)代意義的教學。放錄音、放錄像不是教學,教師講而學生不聽、聽不懂也不是教學,只有在教師組織下學生實現(xiàn)了有效學習,才是教學。(三)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它是由教師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這是一種指向性很強的學習活動。所以,學生隨意閱讀不是教學,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感興趣的東西也不是教學,學習者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觀察、認識、感悟、發(fā)現(xiàn)等等,更不是教學。
。ㄋ模┻@里所說的教師的組織活動,包括講解、講述、指導、輔導,也包括展示、演示,還包括組織各種參觀、操作活動,包括釋疑問難、激勵評價等等,總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的手段,教師都應該利用,而教師利用這些方法、途徑、媒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真正進行下去,能夠收到切實的成效。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5503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