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含答案)
1
.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并填入線處。(只填序號)
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
古體與律體之辯跟詩歌史聯(lián)系起來,就是古體的典范——漢魏晉詩與律體的典范——唐詩之辨,
①
那么,為什么講求聲、對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
他們認為,詩歌的審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對于人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正面的價值。
③
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載樣式,古體詩就高于律詩。
④
既然詩歌的審美方面沒有價值,本來可以不講,但是如果要進入到詩歌領域去談詩的話,那么,形式方面人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⑤
拋開詩歌的內(nèi)容不論,單從形式上看,近體詩要講求聲律、對偶等,這些講求在理學家看來,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體詩的重要原因。
答案
⑤①②④③
2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
A
.顓
頊(
zhu
ā
n
)
唐虞
(
y
ú) 休甫
(
p
ǔ) 蒯
聵(
ku
ǎ
i
)
軒
轅(
xu
ā
n
)
B
.會
稽(
ku
ài
)
汶
河(
w
én
)
鄱
陽(
p
ó
)
邛
笮(
qi
óng
)
起訖
(
q
ì)
C
.后稷
(
j
ì
)
朔
旦(
shu
ò
)
牝
牡(
p
ìn
)
篡
弒(
cu
àn
)
股肱(
h
óng
)
D
.伏羲
(
x
ī
)
封禪
(
sh
àn
)
款塞
(
s
ài
)
縲紲
(
l
éi
xi
è
)
於戲
(
w
ū
h
ū)
答案:
D
3
.解釋下列詞語
A.
相
讀音一:
xi
à
ng
①相貌
。
無如季相,愿季自愛。(《高祖本紀》)
②看相
。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高祖本紀》)
③宰相、丞相
。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鴻門宴》)
④輔助,幫助
。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季氏齲伐顓臾》)
⑤幫助盲人走路的人
。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臾》)
讀音二:
xiāng
①彼此,互相
。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陳情表》)
②表動作偏指一方
。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共相,一起
。
諸侯之相王,王?于殷。(《太史公自序》)
B.
治
①
治理,管理
。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太史公自序》)
②
懲治
。
乃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
③
講求
。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齊桓晉文之事》)
④
對付,抵御
。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戰(zhàn)》)
⑤
太平,安定
。
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
⑥
復合詞。株治:牽連治罪
。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4
.
名句填空
①且夫孝
,中于事君,
。
,
,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
②夫禮禁未然之前,
;
,而禮之所為今者難知。
③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
,
;孫子臏腳,而論《兵法》;
,
;
,
;
,
。
答案:
①始于事親,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②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③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5622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