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分)
司徒雷登的燕大三十
李響
1918
末,在金陵神學院執(zhí)教的司徒雷登受到邀請,以北京幾所小規(guī)模的教會學院為基礎創(chuàng)立一所聯(lián)合大學。新學校的名字定為
“
燕京
”
。全部家當不過五間課室、三排宿舍、兩層德國廠房改裝的課堂和實驗室。眼前的情景告訴他,他必須親自出去
“
乞討
”
了。
他周旋于洛克菲勒基金會官員、亨利
•
福特父子等頂級富豪之間,有錢人一看見他就問,又是來借錢吧?司徒雷登也幾乎把中國權貴拜訪遍了,包括張作霖、張學良、段祺瑞、馮玉祥、宋子文、孔祥熙等。為了找校址,司徒雷登騎著毛驢踏破北京,終于看中了西山腳下廢棄的皇家園林淑春園。經(jīng)過司徒雷登一番努力,燕大最終得到了一片將近一百七十公頃、有山有水的校園,這里從此被稱為
“
燕園
”
。
1919
6
月
8
日,司徒雷登校長就職典禮的現(xiàn)場空空蕩蕩。
“
五四
”
之后的一個月來,學潮風起云涌,剛成立不久的燕京大學也參與其中,大批學生被捕,
6
月
8
日這天被捕的學生們獲釋,所有人都去監(jiān)獄迎接
“
英雄
”
了。司徒雷登深受震撼,第二天他接見了被捕學生,大贊他們的愛國行為。從那時他意識到,燕京大學必須跟著中國的新潮流走。他為燕大制定了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這是由圣經(jīng)中的兩句話融合而成的。
1926
,司徒雷登率先響應南京政府的要求,聘請中國學者為校長,自己改任校務長,以表明燕京大學受中國人領導,但燕京師生始終把他當作靈魂人物,很多人仍習慣以校長稱呼他。建校十來,司徒雷登陸續(xù)聘請到鄭振鐸、俞平伯、顧頡剛等一流學者,各院系主任基本都由中國教師擔任。不到十時間,燕京師資就與北大、清華呈三足鼎立之勢。司徒雷登說過:
“
我的任務,就是讓老師盡可能自由地去從事他們的工作。
”
司徒雷登
1922
即宣布廢除學生必須參加宗教儀式的舊例,幾后將宗教課改為選修,單獨成立神學院,與日常教學完全分離。燕大學生不用像其他中國大學那樣唱
“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
,也不用唱贊美詩。
1926
夏秋,燕京大學遷入西山腳下的新址。燕園的設計仿皇家園林風格,以玉皇山塔為東西軸線的對景,建筑群按此中軸線分布。建筑內部完全現(xiàn)代化,外部模仿中國古代宮殿,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園中矗立著華表、石獅、石碑、石雕等。參觀的人無不夸獎這
是中國最美麗的校園。司徒雷登得意地說:
“
聽得多了,我自己也漸漸這么覺得了
……
校舍本身就象征著我們的辦學目的:保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
燕京大學學男生宿舍的七個宅院以
“
德才均備體健全
”
七個字冠名,分別為德齋、才齋等;至于校園中那座倒映著博雅塔影的湖,各位教授提了很多名字,互相不能說服,最后索性叫未名湖。
司徒雷登對學生運動和共產(chǎn)主義思潮的看法,與胡適等學者正相反。
1931
,
“
九
•
一八
”
事變爆發(fā)后,北平政府急令各校不得停課游行。司徒雷登帶著幾百燕大師生上街,他走在隊伍最前面高喊
“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
。
1935
春,司徒雷登招待了新選舉出的學生會干部黃華、龔澎等人,半之后,這些學生發(fā)起了震驚中外的
“
一二
•
九
”
運動。
1937
春,司徒雷登邀請斯諾為二百多名學生放映了他在蘇區(qū)拍攝回來的影片。燕大學生第一次看到紅旗下的中國,看到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的影像?箲(zhàn)爆發(fā)后,在司徒雷登支持下,燕大開啟了投奔解放區(qū)的洪流。他的專車還為解放區(qū)運送了五部收發(fā)報機,三箱空氣電池,一臺內燃發(fā)電機,一批照相器材、醫(yī)藥用品和汽油、機油、電線等物資。
1919
至
1952
,燕京大學存在三十三,培養(yǎng)出黃家駟、侯仁之、吳階平、黃昆等兩院院士五十余人;費孝通、周汝昌、蕭乾、孫道臨等名家不勝枚舉。晚的司徒雷登在回憶錄中寫道:
“
雖然燕京現(xiàn)在失去了引以為傲的自由,我仍然覺得多的金錢和汗水沒有白費。整整三十,燕大作為一個高等學府釋放了無窮的力量,在學生身上激發(fā)出了光輝燦爛的精神火花。
”
(摘編自《璀璨的燕大三十》)
相關鏈接:
①
現(xiàn)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長在中國,受的美國教育。他住在中國的時間比住在美國的時間長,
……
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學者,是真正知道中國人民的要求的。(聞一多
1946
《最后一次演講》)
②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的美國殖民政府如鳥獸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爺卻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希望開設新店,撈一把。司徒雷登看見了什么呢?
……
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
“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沒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毛澤東
1949
《別了,司徒雷登》)
③2008
11
月
17
日上午,杭州半山安賢園,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安放儀式在一片肅穆中進行;氐街袊苍,是他的遺愿,出生在杭州的他自稱
“
是一個中國人更甚于是一個美國人
”
。
……
著名歷史學家林孟熹評價他:
“
整個
20
世紀大概沒有一個美國人像他那樣,曾長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各個領域,并且產(chǎn)生過難以估量的影響。
”
(周逸峰《
“
再見司徒雷登
”
,歷史劃了個圓滿句號》)
(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br />5
分)
A
.從燕京大學誕生之初校園的
“
寒酸
”
到建成
“
中國最美麗的
”
燕園,在將近
10
的時間里,司徒雷登奔走各地,周旋在富豪、權貴之間,四處募捐,付出了巨大努力。
B
.為證明燕京大學接受中國人的領導,司徒雷登聘請了中國學者做校長,各院系主任基本由中國教師擔任,自己改任教務長,但依然被燕大師生當做是事實上的校長。
C
.司徒雷登在領袖、政治家毛澤東筆下是美國對華政策失敗的象征;在學者、民主人士聞一多眼中卻是中國人民的朋友;在不同階層的中國人心中他的形象反差極大。
D
.司徒雷登一直支持燕京大學師生的愛國行動,甚至親自帶領燕大師生走上街頭游行示威,這在學生身上激發(fā)出了光輝燦爛的精神火花,使燕京大學釋放了無窮的力量。
E
.新中國建立前司徒雷登作為美國駐華大使
“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沒有人去理他;半個多世紀后又出現(xiàn)在中國公眾的視野里,歷史給了人們一個全面再評價他的機會。
(
2
)作為教育家的司徒雷登,取得了哪些成就?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6
分)
(
3
)司徒雷登執(zhí)掌燕京大學三十來,推行了哪些教育思想?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6
分)
(
4
)司徒雷登自稱
“
是一個中國人更甚于是一個美國人
”
,為什么?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644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