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重點語句、把握人物性格、評價人物形象
一、課前案
1
、學生預習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通譯全文。
贅(
zhuì
)婿
滑(
g
ǔ)稽
沉湎(
mi?n
)
不蜚(
f?i
)
十駟(
sì
)
赍(
j
ī)金
禳(
r
á
ng
)田
鞠跽(
j
ì)
目眙(
ch
ì)
狼藉(
j
í)
2
、了解史料
《史記•滑稽列傳》記了淳于髡、優(yōu)孟、優(yōu)旃三人的故事。淳于,復姓,源于山東安丘。
“滑稽”一詞的古義與今義并不全同。古義有多義性,屈原在《楚辭•卜居》中使用它帶著貶義,有圓滑諂媚的意思;司馬遷在《滑稽列傳》里使用它帶著褒義,有能言善辯,善用雙關、隱喻、反語、婉曲等修辭手法的意思。
3
、概括故事梗概
參考:淳于髡是齊之贅婿,齊威王沉溺酒色,荒廢朝政,致使外敵入侵,國家危在旦夕。“在左右莫敢諫”的情況下,淳于髡講了“大鳥三不蜚又不鳴”的隱語,使齊威王聽出了弦外之音,終于發(fā)奮圖強,使齊國強盛起來。齊威王八,齊王在楚國用兵的情況下,派淳于髡到趙請救兵,帶的東西很少,淳于髡用向田神禱告者的故事予以暗示,最后使楚撤兵。淳于髡還用隱語使齊威王罷“長夜之飲”,寓救國大計于詼諧的談吐中,表現(xiàn)了他的膽識和才智。
二、課堂案
4.
朗讀正音
5
.課文翻譯,
找四位同學爬黑板翻譯重點語句。
(1
.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
(2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赍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
(3
.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
(4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五六斗徑醉矣。
參考答案:
1
.官吏們怠工腐化,諸侯國一起來犯,齊國即將危亡,就在朝夕之間了,左右沒有一個敢諫諍的。
2
.齊王派淳于髡到趙國去請救兵,帶上贈送的禮品黃金百斤、車馬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帶子全都斷了。齊王說:“先生嫌它少嗎?”
3
.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其中奧妙能聽聽嗎?”
4
.如果朋友故交,好久沒見面了,突然相見,歡歡喜喜說起往事,互訴衷情,喝到大概五六斗就醉了。
6
.簡要概括
每段內容大意,并做章節(jié)探究。
第一段:
智諫威王發(fā)奮圖強。
(
1
)講述“大鳥三不蜚又不鳴”用意是什么?
(
2
)可以看出齊威王是一個怎樣的君王?
第二段:
出使趙國求援退楚。
(
1
)隱語在向齊威王暗示什么?
第三段:
借酒巧諫齊王戒奢。
(
1
)從全文來看,淳于髡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參考答案:
1
(1
)暗示齊威王不理朝政,致使百官處理政事懈怠混亂,國且危亡,而齊威王就像大鳥一樣,三不蜚不鳴,沒有任何措施(2
)齊威王上任三,不理政事,左右都不敢諫,最后淳于髡對齊威王說:“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齊威王的回答來看,他并不是不理朝政,而是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觀察了解現(xiàn)實情況,然后再有針對性地行動。最后,齊威王以對內賞罰分明,對外精兵出擊。在他的統(tǒng)治下,齊國繁榮了幾十?梢,齊威王是一位善于納諫,有所作為的君王。
2
以“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向齊威王暗示:“送給趙國微薄的禮物卻想達到向趙國求得救援大軍的目的”是不現(xiàn)實、不可能的。
3
齊威王
:善于納諫,有所作為;
淳于髡
:
機智聰敏,能言多辯,仗義執(zhí)言,緣理設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67153.html
相關閱讀:《寡人之于國也》文言知識歸納
《報任安書》知識點歸納
《指南錄后序》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
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因材施教”的認識
粵教版必修二《故鄉(xiāng)的榕樹》課時訓練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