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審題”,做題不難!??物理解題中的審題技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審題過程,就是破解題意的過程,它是解題的第一步,而且是關鍵的一步,通過審題分析,能在頭腦里形成生動而清晰的物理情景,找到解決問題的簡捷辦法,才能順利地、準確地完成解題的全過程。在未尋求到解題方法之前,要審題不止,而且題目愈難,愈要在審題上下功夫,以尋求突破;即使題目容易,也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也會導致錯誤。在審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題中給出什么;

  第二、題中要求什么;

  第三、題中隱含什么;

  第四、題中考查什么;

  第五、規(guī)律是什么;

  高考試卷中物理計算題約占物理總分的60% ,(共90分左右)綜觀近幾年的高考

  高考計算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物理計算題做得好壞直接影響物理的成績及總成績,影響升學。所以,如何在考場中迅速破解題意,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許多學生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給同學們總結了幾條破解題意的具體方法,希望給同學們帶來可觀的物理成績。

  1.認真審題,捕捉關鍵詞句

  審題過程是分析加工的過程,在讀題時不能只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shù)字或字母的顯形條件,而應扣住物理題中常用一些關鍵用語,如:“最多”、“至少”、“剛好”、“緩慢”、“瞬間”等。充分理解其內涵和外延。

  2.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

  物理問題的條件,不少是間接或隱含的,需要經過分析把它們挖掘出來。隱含條件在題設中有時候就是一句話或幾個詞,甚至是幾個字,
   如“剛好勻速下滑”說明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下滑的分力;

  “恰好到某點”意味著到該點時速率變?yōu)榱悖?/p>

  “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體“恰好滑到木板邊緣處且具有了與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還有些隱含條件埋藏較深,挖掘起來有一定困難。而有些問題看似一籌莫展,但一旦尋找出隱含條件,問題就會應刃而解。

  3.審題過程要注意畫好情景示意圖,展示物理圖景

  畫好分析圖形,是審題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過程,確立物理量間的關系,把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分析圖可以是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狀態(tài)變化圖等等。

  4.審題過程應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對象模型”和“過程模型”。

  “對象模型”是:實際物體在某種條件下的近似與抽象,如質點、光滑平面、理想氣體、理想電表等;

  “過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現(xiàn)象或過程,如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

  有些題目所設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處理,但只要抓住問題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當?shù)膶碗s的對象或過程向隱含的理想化模型轉化,就能使問題得以解決。

  5.審題過程要重視對基本過程的分析

 、倭W部分涉及到的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機械振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個是碰撞過程,另一個是先變加速最終勻速過程(如恒定功率汽車的啟動問題)。

 、陔妼W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電容器的充電與放電等。

  以上的這些基本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的學習中都必須進行認真分析,掌握每個過程的特點和每個過程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

  6.在審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題目中的臨界條件問題

  1.所謂臨界問題:是指一種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tài)轉變?yōu)榱硪环N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tài)的時候,存在著分界限的現(xiàn)象。還有些物理量在變化過程中遵循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處在不同規(guī)律交點處的取值即是臨界值。臨界現(xiàn)象是量變到質變規(guī)律在物理學中的生動表現(xiàn)。這種界限,通常以臨界狀態(tài)或臨界值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物理學中的臨界條件有:

 、艃山佑|物體脫離與不脫離的臨界條件是:相互作用力為零。

 、评K子斷與不斷的臨界條件為:作用力達到最大值,

  繩子彎曲與不彎曲的臨界條件為:作用力為零

  ⑶靠摩擦力連接的物體間發(fā)生與不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為: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茸芳皢栴}中兩物體相距最遠的臨界條件為:速度相等,

  相遇不相碰的臨界條件為:同一時刻到達同一地點,V1≤V2

 、蓛晌矬w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損失最大即動能最小的臨界條件為:兩物體的速度相等。

  ⑹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的臨界條件是:加速度等于零。

 、斯獍l(fā)生全反射的臨界條件為: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入射角等于臨界角。

  3.解決臨界問題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以定理、定律作為依據,首先求出所研究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討論其特殊規(guī)律和特殊解。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分析討論臨界狀態(tài)和相應的臨界條件,求解出研究的問題。

  解決動力學問題的兩個基本觀點:

  1、力的觀點(牛頓定律結合運動學);

  2、能量觀點(動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般來說,若考查有關物理學量的瞬時對應關系,需用牛頓運動定律;

  若研究對象為單一物體,可優(yōu)先考慮兩大定理,

  特別是涉及時間問題時應優(yōu)先考慮動量定理;涉及功和位移問題時,就優(yōu)先考慮動能定理。

  若研究對象為一系統(tǒng),應優(yōu)先考慮兩大守恒定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67188.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高三復習“摩擦力”物理公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