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歷史知識記憶法典型例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對于中學生來說,簡直無從下手,感到頭痛。談起學習歷史,同學們常發(fā)這樣的感慨或牢騷:“那么多年代,那么多地兒;那么多人物,那么多事兒;學起來有趣兒,記起來費勁兒。”應該說這道出了廣大中學生學習歷史的真情實感,發(fā)出了他們愛學歷史但犯愁記憶的苦衷。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識分辨開來,而且記憶深刻,特別是提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地去記憶、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本代試圖就趣味記憶談談自己的做法,以供師生參考。

一、字頭諧音法:抽取字頭或核心字,利用一下諧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知識變成形象的鮮活的故事片段 1.在鴉片戰(zhàn)爭中,出現(xiàn)了很多位抗擊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編成一句話,關天培是在虎門英勇抗敵的,就簡稱為:關門;葛云飛在定海簡稱:葛定(疙腚),陳化成在吳淞簡稱:陳吳(陳勝、吳廣)。連在一起就是“陳吳關門葛定”。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從南向北依次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抽出字頭就可以這樣記憶:廣廈福寧上。 3.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劉伯承、賀龍、葉挺、朱德、周恩來等,取每個人名的字頭,再根據(jù)諧音劉(留)賀(荷)葉朱(煮)周(粥),連在一起就是:“劉賀葉朱周”,意思是:留著荷葉煮粥。

4.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建制,東王楊秀清、西王肖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分別取其中的一個字,再根據(jù)諧音,東楊(東洋鬼子)肖西(消息)云南北韋(緯)翼石(一石),連在一起就是:“東楊肖西云南北韋一石”,意思是:東洋鬼子那有消息,云南北緯那有一塊小石頭。 5.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為三大派系,馮國璋和曹錕一派形成直系軍閥,由英美兩國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軍閥,靠日本支持;東北的張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軍閥。抽出一些字,可以這樣來記憶,馮(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臨)奉(風)日。意思是:(今天做夢)逢遇曹植了,長得英俊美麗,(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臨風的日子,(碗里有酒,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6.滿清統(tǒng)治者依次為努爾哈赤、皇太級、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記為“努皇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7.“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記為“譚劉林,楊楊康”。 8.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線:依靠貧農(nóng)雇農(nóng),聯(lián)合中農(nóng),限制富農(nóng),保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nóng)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記為“靠貧聯(lián)中限富,保中小滅地主” 9.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丁日昌,編為“新(?)翻(藩)譯(李)坐(左)洞審(沈)日昌”。

二、奇特聯(lián)想提煉法 1.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諧音為“一巴一掌一巴掌”把“55”諧音為“嗚嗚”,合起來就是馬克思生日說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直哭”。馬克思生卒年代1818-1883,可想成諧音“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2.革命思想家陳天華有兩部著作《猛回頭》、《警世鐘》,記法為一邊想“一個叫陳天華的人猛回頭撞響了警世鐘,一邊做轉頭動作,同時發(fā)出鐘聲響。” 3.軍閥割據(jù)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控制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lián)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湖北)得快干(贛)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鹵(魯)面(閩),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 4.抗戰(zhàn)過程中的幾件大事,1937年平型關大捷,1938年臺兒莊戰(zhàn)役,1940年百團大戰(zhàn),1940年汪精衛(wèi)成立偽國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變?煞謩e編為“37、9 林彪吼,38、9拉鋸戰(zhàn),40春汪偽成,40下半百團大戰(zhàn),41九千(人)皖南事變”。

5.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列強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nèi)容有5點,可總結為“三外一賠一開”。賠款和開口岸是近代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有的內(nèi)容。“三外”指外國人(可以到內(nèi)地游歷、經(jīng)商、傳教),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船(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袁世凱的復辟帝制活動,可總結為“一轉正、兩解散、三修改”。一轉正:1913年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tǒng)。二解散:1913年解散國民黨,次年又解散國會。三修改:廢《臨時約法》改為《中華民國約法》;改內(nèi)閣制為總統(tǒng)制;改總統(tǒng)選舉法(改選舉為推舉,改有限任期為連選連任)。 7.新代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可總結為“四提倡,四反對”。 8.辛亥革命后“實業(yè)報國”思潮的代表人物,可總結為“南張北周和二榮”,類似的還有中共建黨先驅“南陳北李”(陳獨秀、李大釗)。 9.1927年中共三大起義的意義,可總結為“三個第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軍隊。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10.一五計劃經(jīng)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即武漢長江大橋;寶成和鷹廈鐵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鋼無縫鋼管廠、一汽、沈陽飛機制造廠和沈陽機床廠。 11.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時,我只通過“陪(賠)酒(九)兩天”四個字,就概括了“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賠償英法兩國大量軍費。” 12.蘇聯(lián)在1924年剛成立時的加盟共和國,可記做“烏外白鵝”。即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外高加索。這樣趣味性強,記得快而牢。 三、歌謠:根據(jù)教材和記憶需要,自己創(chuàng)作歌訣,一段兩段、一句兩句均可,靈活自由,方便實用 1.1950年6月,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爭取國家財政基本好轉的三個條件可編為:“土改完成,工商調(diào)整,經(jīng)費節(jié)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68035.html

相關閱讀:何如高效快速做好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