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官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督安徽學(xué)政,以過降級,復(fù)為編修。
先生初為諸城劉正分所知,以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會上下詔求遺書,先生奏言翰林院貯有《永樂大典》,內(nèi)多有古書世未見者,請開局使尋閱,且言搜輯之道甚備。時文正在軍機處,顧不喜,謂非政之要而徒為煩,欲議寢②
之,而金壇于文襄
先生為人,內(nèi)友于③
兄弟,而外好交游。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輒復(fù)掩之。后進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學(xué)強識不衰,時于其間屬文。其文才氣奇絕色,于義理、事物、形態(tài)無不備,所欲言者無不盡。尤喜小學(xué),為學(xué)政時,遇諸生賢者,與言論若同輩,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語意諄勤,去而人愛思之。所欲著書皆未就,有詩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識竹君先生因昌平陳伯思是時皆二十馀相聚慷慨論事摩厲講學(xué)其志誠偉矣豈第欲為文士已哉!先生與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致酒疾,不能極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內(nèi),豪逸過伯思,而伯思持論稍中焉。先生暮,賓客轉(zhuǎn)盛,入其門者,皆與交密,然亦勞矣。余南歸數(shù),聞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歿才逾五十,惜哉!當(dāng)其安徽、福建,每攜賓客飲酒同上詩,游山水,幽險皆至。余間至山中巖谷,輒遇先生題名,為想見之矣。
【注釋】①
日講起居注官:日講是為帝王講解經(jīng)史之官,起居注是記述帝王言行之官。②
寢:平息,停止。③
友于:指兄弟之間的親愛。語出《
惟孝,友于兄弟。”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官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督安徽學(xué)政
督:督管
B.
且言搜輯之道甚備
道:道理
C.
而金壇于文襄公獨善先生奏
善:認(rèn)為……
好
D.
先生與伯思,皆高才耽酒
耽:沉溺
1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內(nèi)多有古書世未見者
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B.
又時以持館中事與意迕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C.
于義理、事物、形態(tài)無不備
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D.
去而人愛思之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18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朱筠曾得劉文正公和于文襄公的賞識,但朱筠并不像一般俗吏那樣奉承上司,還時常以公事頂撞他們,是一位難得的不阿私情的耿介之士。
B.
乾隆皇帝“
稱許朱筠學(xué)問文章殊過人”
一事,朱筠“
以是獲安”
,這是文中頗有深意的一筆,由此可以想見朱筠與于公在館中相頂撞之激烈程度。
C.
朱筠誠懇待友、提攜后進,“
為學(xué)政時,遇諸生賢者,與言論若同輩,勸人為學(xué)先識字,語意諄勤”
幾句,描繪出了一位忠厚長者的形象。
D.
陳伯思也是一個才華橫溢而不隨流俗之人,與朱筠一樣“
皆高才耽酒”
。文中寫伯思即是在襯托朱筠。
19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
分)
余 始 識 竹 君 先 生 因 昌 平 陳 伯 思 是 時 皆 二 十馀 相 聚 慷 慨
論 事 摩 厲 講 學(xué) 其 志誠 偉 矣 豈 第 欲 為 文 士 已 哉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1
)及在安徽,會上下詔求遺書,先生奏言翰林院貯有《永樂大典》。
。
(2
)余間至山中巖谷,輒遇先生題名,為想見之矣。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68263.html
相關(guān)閱讀:“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