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衛(wèi)靈公》 15 21 ) ②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 閱讀下面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衛(wèi)靈公》15

21

②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

離婁上》7

4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于禽獸又何難焉?”
(《孟子
·離婁下

8
·28


1
)第①、②兩則文字體現(xiàn)的儒家所倡導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是

。(
2
分)

2
)結(jié)合第③則選文談談你對這一方法的看法。(
4
分)
參考答案:
9
.(
1
)反求諸己。

2
)“反求諸己”是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方法,它要求人們嚴以律己,在事與愿違的情況下,首先尋找自身的原因,不為自己找借口,不怨天尤人。但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自己已經(jīng)做到仁、禮和忠了,卻依然遭受對方的蠻橫,就可以把他當作
與禽獸無異的狂妄之人,不必過分與之計較以免自己受侮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71206.html

相關閱讀:《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閱讀答案
《海瑞》閱讀答案及翻譯
《秦瓊字叔寶》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詹鼎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