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
?
①
,
其功莫若長河之水。某公德行文學、器度標準,為大臣儀表,望之可敬;然長厚有余,心無機術,傷于畏怯,
?
割
②
多疑。前古人民質樸,征賦未分,地不過數(shù)千里,官不過一百員,內無權幸,外絕奸詐,畫地為獄,人不敢逃;以赭染衣,人不敢犯。雖曰列郡建國,侯伯分理,當時國之大者,不及今之一縣,易為匡濟。今天子設官一萬八千,列郡三百五十,四十六連帥,八十萬甲兵,禮樂文物,軒裳士流,盛于前古。材非王佐,安敢許人!”
(《唐語林·識鑒》)
[
注]
①碾
?(
w
èi
):利用水力轉磨的石磨。
②
?
(tu
án
)割:裁決、治理。
5.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愛恩子弟,報恩獎引不暫
忘
暫:片刻
B.
不及今之一縣,易為匡濟
匡濟:
扶正幫助
C.
晉公聞之,笑曰:“實負
初心。”
負:違背
D.
某與一二人皆受知
裴公
受知:受到
6.
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
①不以
輔佐相許
②
余船以
次俱進
B.
①瀑布可以圖畫,而
無濟于人
②
盡吾志也而
不能至者
C.
①以溉良田…其
功莫若長河之水
②且行千里,其
誰不知
D.
①畫地為
獄,人不敢逃
②遂為
猾胥報充里正役
7.
對文中
“白衣時”、“晉公有異于初”和“人不敢犯”
三句的意思解釋正確一項是
A.
“任低級吏員時”、
“
晉公當初即有異心
”和“
人們就不敢冒犯他
”
B.
“因守孝而辭去官職時”、
“晉公與當初不同”和
“
人們就不敢冒犯他
”
C.
“做平民時”、“
晉公當初即有異心
”和“
人們就不敢觸犯法令
”
D.
“未擔任官職時”、“晉公與當初不同”和“人們就不敢觸犯法令”
參考答案:
5.D
.(受知,應為“受人知遇”)
6.B.
(“而”均為轉折連詞,可譯為“卻、可是”A
項兩個“以”均為介詞,前者是“拿、用”,后者是“按照”。C
項
①“其”為代詞,可譯為“它的”;
②
“
其”
表反問的副詞,可不譯。
D
項
①“為”是動詞,可譯為“當作、作為”;
②“為”是介詞,可譯為“被”
)
7.D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73112.html
相關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莊子刺虎”對比閱讀答案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司馬芝》閱讀答案及翻譯
《范宣,字宣子》閱讀答案
閱讀:張文詡,河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