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
汪猷聰穎好學,從小深受父親影響,喜愛自然科學。1921
考入浙江省立甲種工業(yè)學校(浙江大學前身之一),就讀于應用化學系,從此汪猷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4
他偶然獲悉國外發(fā)現(xiàn)了一種從霉菌里培養(yǎng)出來的抗生素,激起了他對新學科的研究渴望。汪猷對霉爛的桔子表面的爛毛發(fā)生了興趣。經過幾研究試驗,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分離得到了一種抗菌物質桔霉素。
60
代開始,汪猷先后開展了生命基礎物質——
蛋白質、核酸、多糖的研究。1965
9
月,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王應睞、汪猷、邢其毅等負責領導組織這項研究工作,汪猷還直接參加了牛胰島素A
鏈和C14
標記的牛胰島素的全合成等研究項目。對合成方案、產物的鑒定分析標準都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胰島素合成成功,推動了我國多肽激素醫(yī)藥工業(yè)的建立和生化試劑工業(yè)的發(fā)展。自1968
開始至1981
完成的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是繼胰島素全合成以后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中又一成就,是我國生物化學及有機化學研究史上又一項嶄新的科研成果,也是汪猷科研生涯中耀眼的篇章。
在進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研究的同時,汪猷還承擔了另一項重大科研項目——
天花粉蛋白的化學研究。1972
汪猷在國家科委的一次科研規(guī)劃會議上,建議將天花粉的研究列為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他認為這項基礎理論研究,既有重大的學術意義,又有明確的應用前景。自1978
開始,汪猷參加和直接指導了對天花粉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的一級結構的測定,并與協(xié)作單位共同完成了二級結構與空間結構的初步測定。這是完全由我國化學家和物理化學家完成分離、提純并測定一級及空間結構的第一個蛋白質。汪猷在多糖化學研究方面也有建樹,最突出的成就是與屠傳忠等共同研制成功高效、安全的新型代血漿(即血管擴張劑)——
羧甲基糖淀粉。這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代血漿,和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代血漿——
右旋糖苷比較效果相同,但具有原料易得、工藝簡便等優(yōu)點,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生涯中,汪猷始終站在有機化學發(fā)展的前沿,在生命基礎物質的研究以及其他天然產物化學的研究方面取得多項成就,為我國有機化學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汪猷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作為主管業(yè)務的所長,他深知建設一支具有真才實學、勇于探索的精兵強將對于科學事業(yè)的重要性,50
代開始,汪猷親自主持制訂全所科研人員的業(yè)務學習計劃,使他們較快地掌握了最新的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分離技術、立體化學、譜學等知識。改革開放以來,汪猷積極為研究所的業(yè)務骨干的出國進修、留學創(chuàng)造條件。他根據(jù)研究所的專業(yè)設置方向、學科發(fā)展趨向,有計劃有重點地派遣科研人員,讓他們到國外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回國報效祖國。
汪猷有著為祖國科學事業(yè)徹底獻身的精神,多少來,他總是早起晚睡,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科學研究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已發(fā)表論文100
余篇,獲獎成果近10
項。
汪猷對研究工作刻意求新、求精的精神是他治學態(tài)度的又一特點。他大膽、積極地采用新方法、新技術。在他主管有機化學研究所期間,非常重視大型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更新。我國第一臺用于有機化學研究的紅外光譜儀和核磁共振儀都率先建立于該所。
汪猷為人正直,品德高尚,言行一致,身體力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絕不謀一己私利。“
文化大革命”
中汪猷被誣陷,身處逆境,仍堅持原則,拒不承認強加于他的罪名,也絲毫不說假話。
汪猷克己奉公、公私分明。他每的外事活動、學術交流、外出開會頻繁。凡是私人用車、復印資料堅持自己付款,外事活動中凡以個人名義請客送禮或郵寄歷等費用,從不向公家報銷。相反,出國訪問或參加國際會議,他盡可能地節(jié)約伙食、交通費用,把省下來的錢包括在國外作學術講演所得酬金為研究所添置打字機、幻燈機,購買急需的試劑等等。實行獎金制度以來,無論是論文稿費、研究成果的獎金、月度獎、終獎等等,他都分文不受。甚至連《化學學報》的主編費、審稿費也統(tǒng)統(tǒng)交給編輯部。
材料連接:
①
汪猷出生于浙江杭州。1955
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4
當選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1988
當選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②
汪猷在60
多的科研生涯中建樹頗豐,他在甾體化學、抗生素化學、糖類、多肽、蛋白質、核酸化學和生物催化等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抗生素研究和生產的奠基人之一,是“
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和“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
兩個協(xié)作研究項目的主持人之一,長期領導組織了天花粉蛋白結構的研究。
(選自《光明網》)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5
分)
A
.汪猷聰穎好學,從小喜愛自然科學。1921
考入原浙江大學,就讀于應用化學系,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B
.汪猷領導組織并還直接參加了我國結晶牛胰島素合成工作,胰島素合成成功,推動了我國多肽激素醫(yī)藥工業(yè)的建立和生化試劑工業(yè)的發(fā)展。
C
.自1968
開始至1981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是汪猷科研生涯中又一重大貢獻。
D
.汪猷與屠傳忠等共同研制的新型代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代血漿,和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代血漿效果相同,但具有原料易得、工藝簡便等優(yōu)點。
E
.汪猷在主管有機化學研究所期間,非常重視大型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更新,我國第一臺紅外光譜儀和核磁共振儀都率先建立于該所。
(2
)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生涯中,汪猷為我國有機化學的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請簡要概括具體事例。(6
分)
(3
)汪猷取得卓越的成就不是偶然的,背后是有一些獨特的治學精神在作支撐,請簡要概括。(6
分)
(4
)汪猷的人格魅力是他受到尊敬的一個重要原因,請結合文章談談你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73570.html
相關閱讀:《大師》閱讀答案
陳鳳群《尋找目擊證人》閱讀答案
全國高考(江西卷)語文閱讀《平常的沈從文》
《下筆不覺師造化》閱讀答案
《劉文典:世上已無真狂徒》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