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電影傳入中國的第一站。邵醉翁以他特有的敏銳,及時抓住了這一商機,成為最早一批涉足此道的人。而邵醉翁雖然知道六弟聰明伶俐,且熱愛電影,卻因為他齡尚小,并未讓他參與。邵氏家族的電影事業(yè),最初是由老大邵醉翁、老二邵村人、老三邵山客兄弟三人開創(chuàng)的。
月14
日
邵醉翁容光煥發(fā),在隆重的剪彩儀式上向所有人大聲宣告:我的影片公司取名為“
天一”
,就是要敢為人先,爭做天下第一,決不做第二!
此時的邵逸夫,看著兄長們熱火朝天地干事業(yè),而這事業(yè)又恰是他所鐘愛的電影,早已經(jīng)在學校坐不住了。因為父親生前之愿是希望他上大學,所以他只是徒然羨慕,不敢拋下學業(yè)與哥哥們并肩戰(zhàn)斗。
他這些心思自然逃不過邵醉翁的眼睛。邵醉翁對這個六弟觀察多,時時暗自驚嘆。他發(fā)現(xiàn)邵逸夫雖然少,卻聰明異常,尤其對電影一行,似乎前緣注定,極有悟性。其間許多技術上的東西,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他認定,六弟是個電影天才。
恰在此時,“
天一”
剛剛開業(yè),急需人手。邵醉翁考慮再三,將邵逸夫叫至跟前,淡淡說道:“
老六,你學業(yè)不忙的時候,就到公司來幫忙吧。”
邵醉翁用心良苦。他深知造就一個天才,須從點滴做起。所以,他并未給邵逸夫任何特權(quán)。邵逸夫初到公司,只是干后勤。
后勤工作煩瑣而辛苦:要打掃衛(wèi)生,要管理道具,還要干各種雜務,誰都可以支使。演員和攝影師的脾氣都很大,為了借一件道具,他跑幾十里的路,一頭大汗地回來,卻還要挨罵,因為耽誤了時間。他不敢向哥哥們抱委屈,因為哥哥們一樣會罵他連這點兒事都做不好。
當時的戲院,正片放映之前,往往加映新聞片。所以,干了一段時間后勤,邵醉翁又派他到放映組,去跑片源,也就是哪里有新鮮事兒,就趕緊去搶拍。這同樣是非常辛苦的活,攝像機扛在肩上,四處奔走,要具備相當靈敏的新聞嗅覺,還要有極好的體力。那時候,邵逸夫每天都被汗水浸得全身濕透。
邵逸夫全無怨言。他愛電影,珍惜每一個鍛煉的機會。他踏踏實實地做著每一件事,虛心地向每一個人學習。兩下來,他干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門。
邵醉翁見此,感覺時機成熟了。他發(fā)現(xiàn)這個倜儻少經(jīng)過歷練,愈發(fā)成熟穩(wěn)健,眉宇間透出自信和干練。邵醉翁暗暗點頭,知道六弟堪委以重任了。他告訴邵逸夫:“
從今以后,你就開始做攝影吧。”
邵逸夫喜不自禁。他深知,對一家電影公司而言,攝影師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
天一”
的頭牌攝影師是徐紹宇,邵逸夫從此寸步不離徐紹宇。他悟性好,又不怕辛苦,重活累活搶著干,在徐紹宇身邊跑前跑后,很快就掌握了拍攝的關鍵技術,能夠獨立操機了。
這時,邵逸夫試探著和大哥商量,想嘗試拍劇情片。當時,公司正在籌拍上下集大型電影《珍珠塔》。邵醉翁沉吟半晌,決定讓六弟放手一搏,讓他和徐紹宇共同拍攝《珍珠塔》。
邵逸夫不敢怠慢,傾盡全力投入拍攝。每個鏡頭,他都和演員一樣入戲!墩渲樗酚缮圩砦、裘芑香執(zhí)導,邵村人、裘芑香編劇,取材中國舊式小說。演員陣容相當強大,都是上海影界的當紅人物。電影上映后,反響相當不俗。
第一次,邵逸夫的名字出現(xiàn)在銀幕上、海報上!墩渲樗烦晒α,邵逸夫從此正式成為“
天一”
的攝影師。
隨后,邵逸夫獨立拍攝了《孫行者大戰(zhàn)金錢豹》。這是邵選夫真正的成名之作,由胡蝶主演,上映后大受歡迎。此后,邵逸夫秉承哥哥們的理念,一發(fā)不可收,連續(xù)拍攝了多部電影,部部不凡。
(
摘編自耿曉星、韓夢《邵逸夫大傳》)
相關鏈接:電影巨人的數(shù)字人生
①
邵氏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
人,在幾十個國家建立了200
多個發(fā)行網(wǎng)點,被外國傳媒譽為“
東方的好萊塢”
。從1958
到1987
停產(chǎn),共生產(chǎn)影片1000
余部。
②
作為影視娛樂業(yè)的翹楚,邵逸夫打造的影視帝國價值200
億元。
③
截至
10
月,邵逸夫基金向內(nèi)地教育捐款總額已達到47
.5
億港元,捐建項目總數(shù)已達到6013
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76752.html
相關閱讀:《百前的李鴻章》閱讀答案
《成長的橋》閱讀答案
《曹禺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
《舍身救難 大愛永存??追憶香港義工黃福榮》閱讀答案
《回憶雨僧先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