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劍拔弩張的兩大軍事集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劍拔弩張的兩大軍事集團:


1、兩大軍事集團:
同盟國:德、意、澳;
協(xié)約國:英、法、俄
2、法德、英德、俄澳之間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矛盾的雙方 內容
法德矛盾爭奪歐洲大陸(普法戰(zhàn)爭)
英德矛盾爭奪殖民地和海上霸權
俄澳矛盾 爭奪巴爾干半島
3、同盟國的建立: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4、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xié)約正式建立,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主要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由來已久。普法戰(zhàn)爭中,法軍大敗,拿破侖三世皇帝被俘,德軍長驅直入,包圍了巴黎。在法國引以為驕傲的路易十四修建的凡爾賽宮鏡廳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戰(zhàn)后,法國被迫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支付了50億法郎的賠款。法國從此失去了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這些對法國人來說是奇恥大辱,復仇主義思想彌漫在整個法國。德國被法國視為最大的敵人。德國深怕法國崛起和復仇,拼命擴充陸軍,試圖壓制法國。從1911年起,德國每年都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增加軍事預算。其常備軍增加到89萬,并有可以廣泛利用的預備役兵員,軍隊中軍官成分所占比例很大,這就使德軍可能在戰(zhàn)時迅速擴編。德軍在技術裝備上也占有優(yōu)勢,特別是它擁有大量的野戰(zhàn)重炮。此外,德國稠密的鐵路網,使它能夠迅速實行內線調動,更好地掌握戰(zhàn)場機動權。由于擴軍備戰(zhàn),德國的軍費開支也從1899年的9.3億馬克,猛增到1913年的21億馬克。
法國的備戰(zhàn)活動開始也較早。在德國使用77毫米速射野炮之后,法國緊跟著發(fā)明了75毫米野炮裝備陸軍。1913年,法國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常備軍增加到80萬。1914年的軍費開支達到15億法郎,占全部預算開支的38%。法德兩國為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已是磨刀霍霍了。
(2)英德矛盾。
英國傳統(tǒng)的外交政策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希望歐洲大陸上出現強國對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歐洲事務。英國首相帕默斯頓曾說過:“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不變的國家利益!庇跉W洲大陸上的朋友和敵人是經常變化的:當拿破侖稱雄于歐洲時,法國對英國構成了最大的威脅。英國組織了七次反法同盟終于打敗了拿破侖,消除了法國的威脅;拿破侖失敗后,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對英國的霸權構成挑戰(zhàn),英國于是聯(lián)合昔日的敵人法國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打敗了昔日的盟友俄國,又消除了俄國的威脅。普法戰(zhàn)爭后,歐洲大陸法、德、俄、奧、意群雄并立,正是英國施展傳統(tǒng)外交政策維持歐洲大陸均勢的好機會。英國同法國爭奪非洲殖民地,同俄國在東亞又有激烈的矛盾。本來英國同歐洲大陸諸國保持等距離外交,但隨著德國在殖民霸權、海上霸權兩方面都對英國構成了挑戰(zhàn),英德矛盾就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
(3)俄奧矛盾。
俄國同奧匈帝國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上。巴爾干半島上的國家多為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人,與俄羅斯人同種同教,沙俄揮舞著“泛斯拉夫主義”的旗幟,以“斯拉夫民族的保護者”自居,向巴爾干滲透。而奧匈帝國一向把巴爾干半島看作是自己的勢力范圍。俄奧矛盾因為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而激化了,雙方也開始大力擴軍備戰(zhàn)。1913年奧匈正規(guī)部隊達到56萬,軍費開支達到5.83億克朗。在這一年,俄軍達到130萬人,沙皇政府還通過了新的擴軍方案,準備將常備軍擴充至230萬人。1912年俄國陸軍預算已達5.72億盧布,海軍預算也達到了3.5億盧布。俄國與奧匈帝國的爭奪,使巴爾干半島的各種矛盾更為激烈和復雜。


同盟國的形成:

在1871年以前,法國是西歐和中歐的霸主。但普法戰(zhàn)爭使法國失去了霸主地位,遭到沉重的打擊。法國在戰(zhàn)后重整軍備,尋找時機發(fā)動復仇戰(zhàn)爭。德法矛盾成為當時歐洲大陸國際關系中的主要矛盾。德國為了進一步削弱法國,使其長期孤立而不能復興,開展了一系列積極的外交活動。
德國首先積極改善同俄國的關系。兩國皇帝有著姻親關系,又一道瓜分了波蘭。俄國當時正與英國在西亞、中亞地區(qū)進行激烈的爭奪,為了加強自己在同英國對抗中的地位,俄國也感到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德關系。
德國同奧匈帝國的關系在普法戰(zhàn)爭后也發(fā)生了變化。奧匈開始同德國接近,以求得德國對它在巴爾干擴張政策的支持。德國也想利用奧匈對俄國施加壓力,使俄國脫離不了德國。共同的利益把德奧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經德國的多方斡旋,1873年俄、德、奧三國組成了“三皇同盟”。但由于締約三方同床異夢,同盟極不穩(wěn)定。在以后發(fā)生的幾次國際沖突中,它便無形中瓦解了。三皇同盟中,德奧關系比較穩(wěn)固,俄奧在爭奪巴爾干的控制權上矛盾尖銳,俄德對法國的政策也有分歧。俄國在結盟之后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強烈反對德國對法國的戰(zhàn)爭意圖,俄德關系惡化了。已經到期的三皇同盟盟約沒有續(xù)簽。
俄德關系惡化后,德國加緊拉攏奧匈。1879年10月,德奧同盟協(xié)定簽定。這個同盟針對法俄兩國,它使俄國感到孤立,促使俄法同盟建立。
德奧同盟體系的另一個重要成員是意大利。意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斯的斗爭中失敗,因此同德奧結盟。1882年,三國同盟條約簽訂。這個同盟的核心是德奧同盟,德國是這一同盟的領導者,奧匈是依附德國的小伙伴,意大利只是一個暫時的和動搖的同盟者。


協(xié)約國的形成:

為了與三國同盟抗衡,法俄兩國互相接近。法國為了擺脫普法戰(zhàn)爭后的孤立處境,急欲尋找同盟者。俄德關系的惡化,為俄法接近提供了機會。19世紀80年代后半期,法國資本滲入俄國,法國的投資在俄國的工業(yè)中占有主導地位,共為俄國提供了100億法郎的貸款,這些經濟上的往來為法俄結盟奠定了基礎。1892年,兩國簽訂了軍事條約草案,矛頭指向三國同盟,特別是其盟主德國。法俄協(xié)定構成了另一個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基礎。
英國原本一直奉行“大陸均勢”政策,但隨著德國實力的增強,在殖民地、海洋霸權以及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等方面同英國展開競爭,使英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嚴重威脅,英德矛盾日益加深。特別是兩國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使雙方的矛盾沖突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到20世紀初,英德之間的矛盾不僅成為歐洲國際關系中的主要矛盾,而且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的對外政策也發(fā)生了變化。
為了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德國,英國放棄了傳統(tǒng)外交政策,開始積極結盟。雖然英國在東亞同日本結成英日同盟,但這一同盟無法幫助英國對付德國,英國需要在歐洲的伙伴,而德法之間的矛盾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1903年英王訪問巴黎,發(fā)表了友好的講話,兩國關系迅速得到改善。1904年簽訂了《英法協(xié)定》,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實際上建立了同盟關系。這標志著英國正式同法俄集團勾結,準備共同對付德國。
英法協(xié)約的簽訂為英俄接近創(chuàng)造了條件。英俄一向多仇恨,尤其是在爭奪東亞和中東的斗爭中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德俄關系的惡化和英德矛盾的激化,使德國成為英俄兩國共同的敵人。1907年簽訂的《英俄協(xié)定》,調整了兩國在中亞的矛盾。
1892年的法俄同盟、1904年的英法協(xié)約再加上1907年的英俄協(xié)約,構成了英、法、俄三國協(xié)約。它的形成使歐洲分裂為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4年8月?1918年11月),簡稱一戰(zhàn),是一場主要發(fā)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zhàn),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入了這場戰(zhàn)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zhàn)爭之一。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xié)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一、原因:
人類歷史發(fā)展到20世紀出現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
1、客觀條件:20世紀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lián)系日益加強,形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局面;
2、可能條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于軍事領域,使戰(zhàn)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zhàn);
3、現實條件:完成工業(yè)革命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斗爭或戰(zhàn)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
二、過程:
1、第一階段:1914年,馬恩河戰(zhàn)役。
2、第二階段:1915~1916年,三次陸戰(zhàn)和一次海戰(zhàn),即凡爾登戰(zhàn)役、索姆河戰(zhàn)役和東線俄軍的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zhàn),大戰(zhàn)的主動權開始轉移到協(xié)約國一方。
3、第二階段:1917~1918年,美國參戰(zhàn),俄國革命,德國投降。
三、性質:
總體上是帝國主義戰(zhàn)爭,塞爾維亞為獨立而戰(zhàn),具體有民族解放性質,但不能改變整個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是由各交戰(zhàn)國的參戰(zhàn)目的決定的。而各帝國主義參戰(zhàn)都是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
四、影響:
1、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西歐相對衰落和美日崛起
(1)西歐的相對衰落體現在:
①經濟受重創(chuàng):曾經領先世界的西歐,生產水平遠低于戰(zhàn)前,相對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戰(zhàn);
②精神遭打擊:人們失去了戰(zhàn)前的樂觀主義,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
③英國更衰落:戰(zhàn)前已喪失工業(yè)第一強國地位
(2)美日的崛起體現在:
①美國:戰(zhàn)后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從倫敦轉向紐約 ②日本:經濟得到長足發(fā)展,由債務國變債權國
2、戰(zhàn)爭引起革命與獨立的浪潮:
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
①原因:列強的奴役與掠奪,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國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國新興階級力量的壯大;
②影響:奠定了二戰(zhàn)后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3、戰(zhàn)爭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①一戰(zhàn)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fā)展的催化劑:飛機進入實用階段、汽車取代馬車、缺乏原料國家大力發(fā)展化學合成技術等等;
②一戰(zhàn)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職能加強;
③一戰(zhàn)改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戰(zhàn)運動高漲與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的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84239.html

相關閱讀:你不知道的歷史數字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