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紅歌會:時代精神的彰顯與期待》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紅歌會:時代精神的彰顯與期待 新華社南昌 10 月 28 日 電 ( 記者陳建華、周偉、王以端 ) 《映山紅》《唱支山歌給黨聽》一首首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在革命搖籃井岡山 紅歌會:時代精神的彰顯與期待
新華社南昌10
月28
電(
記者陳建華、周偉、王以端)
《映山紅》《唱支山歌給黨聽》…一首首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在革命搖籃井岡山再一次唱響;一段段激昂悠揚的旋律在巍巍井岡回蕩,把人們又一次帶回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始于2006
的大型娛樂節(jié)目“中國紅歌會”,以其健康、向上的“紅色”基調(diào),將經(jīng)典與時尚、歷史與現(xiàn)實、英雄主義的激情和情感的愉悅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全國電視觀眾奉獻了一道精神大餐。尤為令人可喜的是,在當下一些電視節(jié)目為了收視率而一味流俗媚俗之時,讓千千萬萬的電視觀眾在紅色激情中感懷不已,為發(fā)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嘗試。
2007
,江西電視臺正式向國家廣電總局申請舉辦中國紅歌會,并獲得批準。今“五一”黃金周期間,江西電視臺再次把紅歌會舞臺搭上了井岡山,并從8
月起在全國設立了湘贛鄂、云貴川、晉冀魯豫、陜甘寧、北京五大賽區(qū)。各地報名參賽者達1
萬多人,遍布各個行業(yè)、各個階層、多個民族,其中齡最小的只有6
歲、齡最大的已經(jīng)78
歲。
當一位兩歲半的孩童被媽媽抱著在話筒前,用不太清晰的口齒唱起了《小軍號》;當一群平均齡68
歲的老人經(jīng)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來到井岡山茨坪紅歌會現(xiàn)場,神采飛揚地唱起《解放區(qū)的天》……電視機前的觀眾體會的,不是演唱者唱技的稚嫩和粗糙,而是歌聲中透出的熱愛和真情。
進入今紅歌會決賽的三名選手分別是曲措、白馬人組合、黃訓國。一直離鄉(xiāng)在外的曲措泛著淚花演唱了《燭光里的媽媽》,黃訓國發(fā)自內(nèi)心地謳歌《父親》,白馬人組合以一首《老師我總是想起你》向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的老師致謝。全場觀眾無不被那感人至深的歌聲與真情所打動,一個個眼含熱淚。
77
歲的老藝術家閻肅是紅歌會的多場評委。他說:“我當過許多歌唱比賽的評委,但說實話,在這次活動上,我真的被感動了!”
紅歌可以催生一種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復活,讓一個民族復興。
為什么從6
歲的孩子到78
歲的老人,他們都要登臺?為什么在上世紀50
代打下過美國偵察機的老兵也要在舞臺上放歌?為什么歌者和聽眾的眼里總是噙滿淚水?為什么一個人歌唱竟引來萬人合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紅歌之所以讓人感動,首先是“歌紅”,紅色歌曲傳遞了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對歷史的緬懷,對英雄的崇敬和對真、善、美的褒揚,使人百聽不厭、歷久彌新;其次是“會紅”,紅歌會以群眾娛樂的節(jié)目形式吸引著大眾,把比賽變成了參與的快樂歌唱形式,從而喚起了百姓的熱情,吸引了大眾的參與。
紅歌會總導演廖蘇斌說,紅歌會的成功讓我們有眾多的意料不到:意料不到紅歌也這樣叫好又叫座;意料不到紅歌讓這么多人感動……最讓人意料不到的是,紅歌會的“粉絲”當中,竟有這么多的輕人。
江西吉安市第一中學的張蕤同學今高考以699
分的總成績獲得全省理科第一名。為了表達自己對紅歌的熱愛,他報名參加了今的紅歌會。他說:“井岡山養(yǎng)育了我,紅色精神已注入了我的血液。雖然我唱得不好,但我愛紅歌,紅歌精神會讓我受益一生。”
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在談到“紅歌現(xiàn)象”時認為,紅歌會借鑒了當前頗受關注的“選秀”模式,但在內(nèi)容上卻避免了膚淺和低俗,轉而引領積極向上、振奮自強的主旋律。紅歌會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紅歌的認識,在重唱經(jīng)典歌曲的同時,節(jié)目組創(chuàng)人員從舞臺的布景、樂隊的伴奏、歌曲的伴舞以及電視的表現(xiàn)手法等等,都加入了很多的現(xiàn)代元素,使得紅歌由“過時”成為時尚,以一種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形式出現(xiàn),用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帶給人感動。
紅歌可以催生一種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復活,讓一個民族復興。隨著紅歌與紅歌會日漸紅火,昔日的紅歌精神再一次被點燃。
“物質(zhì)生活富足的和平代,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支撐民族氣節(jié)與風骨的紅色精神似乎在一點點流失。”網(wǎng)民在網(wǎng)上對紅歌會的評價,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當前熒屏上的某些缺失。在全社會呼喚紅色精神的回歸之際,紅歌會收獲的感動,無疑為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標桿。
江西財經(jīng)大學新聞系主任喻春龍說,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大眾傳媒承擔著重要責任。傳媒最重要的職責是引領而不是迎合;節(jié)目收視率不能靠低俗來換取,而要靠時代精神與人性光輝來贏得。在大眾呼喚優(yōu)秀電視節(jié)目和文藝產(chǎn)品的時候,中國紅歌會無疑彰顯著一種榜樣的意義。

(
有刪節(jié))
26
、文章開頭一段屬于新聞中的導語部分,請結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
分)
27
、文章用較多的文字介紹了人們參加紅歌會的盛況,作者為什么這樣寫?(5
分)
28
、“紅歌會”彰顯了怎樣的時代精神?表達了人們怎樣的期望?結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紅歌會的成功舉辦給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以怎樣的啟示。(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26
、主要作用:鎖定了紅歌會的典型鏡頭,給讀者以現(xiàn)場感和生動感;(2
分)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調(diào);(1
分)先聲奪人,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1
分)
27
、可以讓讀者全方位了解紅歌會盛況,(1
分)更深刻地理解人們在今天渴望紅色精神的迫切心情,(2
分)突出紅歌會引發(fā)的轟動效應,增強文章的感染力。(2
分)
28
、
第一問: 紅歌會彰顯了一種支撐民族氣節(jié)與風骨的積極向上、振奮自強的時代精神。(2
分)
第二問:紅歌會表達了人們呼喚紅色精神的回歸,對英雄的崇敬和對真、善、美的褒揚,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肯定。(2
分)
第三問:

提示:曾經(jīng)為時代發(fā)展起過推動作用的藝術作品不會過時,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對它們的繼承。在今天,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要在新的時代發(fā)揚光大,有賴于其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
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84704.html

相關閱讀:《對理想的思索 周國平》閱讀答案
《印度瑜珈與中國氣功》閱讀答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之解題方法指導
《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中華文藝?龍文化》閱讀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