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實用類文本閱讀《陳寅恪的“倔”脾氣 》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實用類文本閱讀( 25 分) 1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 ( 4 )題( 25 分) 陳寅恪的 倔 脾氣 晏建懷 上世紀二十代,作為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等并稱為 清華四大國學大 實用類文本閱讀(25
分)
1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
)題(25
分)
陳寅恪的“
倔”
脾氣
晏建懷
上世紀二十代,作為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等并稱為“
清華四大國學大師”
的陳寅恪,曾在課堂上夸下?,說他講課有“
四不講”
,即:“
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講過的,也不講。現(xiàn)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陳寅恪的學問到底有多深?兩個事例可以證明:一是據(jù)北大教授季羨林說,陳寅恪留學德國時,寫了許多學習筆記,現(xiàn)存六十四本,單是涉及的古文字或外文的就有藏文、突厥回鶻文、吐火羅文、西夏文、滿文、梵文、俄文等二十二類之多;二是抗戰(zhàn)爆發(fā),因為參考書被焚毀于戰(zhàn)火,陳寅恪就在幾乎沒有任何參考書籍的情況下,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而且《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一書,引用的典籍就達到上千種。陳寅恪上課,課堂常常爆滿,甚至吳宓、馮友蘭、朱自清那樣的名教授也被吸引來旁聽。所以,鄭天挺稱陳寅恪是“
教授中的教授”
,傅斯則說:“
先生的學問,近三百來一人而已。”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聲名遠播、人人景仰的博學鴻儒,卻有著十分倔強的脾氣。
1949
6
月,國民黨教育部長杭立武曾多次派人向陳表達請他去臺灣的意思,被陳拒絕。后開出只要陳去香港,馬上給陳10
萬港幣、并送一套新洋房的優(yōu)厚條件,陳寅恪不為所動。同時,作為與陳寅恪交情甚厚、已經(jīng)到達臺灣并出任了臺灣大學校長的傅斯,更是多次致電陳寅恪,請他赴臺,據(jù)說還承諾只要陳一答應赴臺,傅馬上派專機來接,故五六十代一直有“
國民黨派專機要接陳寅恪去臺灣,陳寅恪堅決不去”
的說法。然而,自始至終,陳寅恪始終堅持不出國、不去臺灣,而且對此從未有過任何猶豫與回旋,態(tài)度堅決到了執(zhí)拗倔強的地步。
1953
,中央歷史研究委員會決定在中國科學院設立三個歷史研究所,準備請陳寅恪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長,當時,歲已高、雙目失明、數(shù)十倍受漂泊之苦的陳寅恪,早已把南國當成了自己最后的歸宿,更何況,他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永遠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陳寅恪說當所長可以,但有兩個條件,一是“
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并不學習政治”
;二是“
請毛公(毛澤東)或劉公(劉少奇)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
。這些在當時足以驚世駭俗的條件,誰敢答應?于是,當8
月,他在給中國科學院的正式答復中明確表示:“
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于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
對于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說: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正如詞文所示,‘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賢所同殉之精義,其豈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于是,陳寅恪對所長一職毫不客氣地回絕了。
陳寅恪的倔,倔得近乎“
狂妄”
。陳寅恪先后拒絕過數(shù)位北國要人過訪的請求,他甚至賦詩:“
閉戶高眠辭賀客,任他嗤笑任他嗔”
自況,“
狂妄”
之情,溢于言表其中就有當時炙手可熱的“
大秀才”
康生。1962
,康生悄然來到中山大學,剛抵校就向校領導提出要見陳寅恪,聯(lián)系后卻被告知陳寅恪病了,不便接待,幾經(jīng)勸說,終于沒有成功。陳寅恪是真的病了還是以此為借口不愿見康生?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后來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準備出版陳著《論再生緣》時,康生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并且這個意見終于使該書在陳寅恪有生之沒能出版。陳寅恪因為自己的倔脾氣,留下了終生遺憾。
陳寅恪的倔,源于他對“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倡導,源于他“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
的堅定信念,源于他壁立千仞的傲岸人格。一個甘愿獻身于思想自由的人,是與中國歷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在思想和價值取向上一脈相承的倔。
(
選自《文學界》.5 ,
有刪節(jié))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膬身検牵?)(5
分)
A.
陳寅恪是位博學鴻儒,聲名遠播、人人景仰,在研究史學方面有極深造詣,是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并稱為“
清華四大國學大師”

B.
陳寅恪崇高的學術地位無可否認,所以在上課時曾在課堂上夸下海口,說他講課有“
四不講”
,只講“
未曾有人講過的”
。
C.
陳寅恪的“
倔”
,源于他的學識見識膽識,源于人品深受尊重,他在學術界維持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正是這特殊的性格。
D.
人民文學出版社準備出版陳著《論再生緣》時,康生發(fā)表的意見,使該書在陳寅恪有生之沒能出版。陳寅恪因此十分遺憾。
E.
特立獨行的精神,在當時的時代雖然不為容納,但陳寅恪一生以“
貶斥勢利,尊崇氣節(jié)”
相標榜,經(jīng)歷了百來的世事紛擾,這種操守顯得格外難能可貴。
(2
)陳寅恪的才學在哪方面可以表現(xiàn)?請簡要概括(6
分)
(3
)從文中看,陳寅恪的“
倔”
脾氣體現(xiàn)在哪里?請簡要概括分析。(6
分)
(4
)陳寅恪的“
倔”
,有人認為是“
恃才之倔”
,也有人認為“
矯情之倔”
,還有人認為是“
獨立自由之精神體現(xiàn)”
,請選擇其中一項,并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
11.
(1
)A D
(選對一個得2
分,兩個5
分)
(2
)①
講課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②
通曉多種少數(shù)民族古文字和外文;③
記憶力驚人,幾乎沒有任何參考書籍的情況下,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引用的典籍就達到上千種;④
課堂常常爆滿,甚至名教授也被吸引來旁聽。( 答出3
點即可,每答對一點給2
分。意思答對即可。共6
分)
(3
)①
不為名利誘惑。國民黨教育部長及故交多次請他去臺灣,并提出優(yōu)厚條件都被陳拒絕;②
追求獨立精神、思想自由。因為所提條件不能滿足而拒絕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長;③
不畏權勢。先后拒絕過數(shù)位北國要人過訪的請求,甚至當時的“
大秀才”
康生的請求。(每答對一點給2
分。意思答對即可。共6
分)
(4
)盡管他的思想不免保守,觀念不免陳腐,然而他的人格卻近乎完美。人們最看重的,當然首先是他特立獨行的精神。他的倔,并非恃才、矯情,而是其“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體現(xiàn),是其“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
的堅定信念的表達。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的學問之高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他們又是如此的性情,純真得不問世事,倔強得像個孩子。他們是舊時代的遺老遺少,雖然身體弱不禁風,卻骨頭錚錚叩之有聲。作為一代大師,陳寅恪為海內(nèi)外學人樹立了一個高峻的標格,他一生守持“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以自己的睿智和學養(yǎng),
超邁的胸襟和戛戛獨造的膽識,在現(xiàn)代文化史上鑄造了一個鮮活的靈魂。先生的風骨當為后世學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當為后世學者所弘揚。(也可從不合時宜、恃才傲物角度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夠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jù)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0076.html

相關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 伍連德:永遠的防疫戰(zhàn)士》
《曹禺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
《中國少女》閱讀答案
《被埋沒的聲音》閱讀答案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