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高考英語中譯英密碼:中英文動靜態(tài)特征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英語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AgoodRunnerRunsfast!看到這個句子,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句表達完整且無錯誤的句子,但卻存在語義重復的問題,因為goodrunner本身已包含runfast的意思。而以此為副標題是為引出今天的主題——靜態(tài)的英文,動態(tài)的中文。

  英文靜態(tài),中文動態(tài)

  因為若要避免贅言,就會想是用Heisagoodrunner好,還是用Herunsfast好,或兩者皆可?無疑,兩句話幾乎同義,只是表達上有所不同?梢欠旁谡鎸嵳Z言環(huán)境下看,nativespeaker定會覺得前者更為自然、地道,更像“authenticEnglish”?此瓶苫Q的句子為何在真實語境中有如此差異?

  先不急著回答,先請大家直譯出上面兩句句子,便會得到:

  第一句:他是一個好的跑者。

  第二句:他跑得很快。

  語義上沒多大區(qū)別,但若讓中國人擇一表達,定會選第二句。因為第二句更符合我們的語言習慣,更接近真實語境中的“authenticChinese”。

  換位思考,便可知Heisagoodrunner和Herunsfast為何在真實語境中有別了。雖說意義相同,但不同文化有不同表達偏好。這里就涉及中英文的一個重要差別——英文偏靜態(tài),中文偏動態(tài)。

  所以在譯Heisagoodrunner時,不妨做靜態(tài)變動態(tài)漢語的轉(zhuǎn)換,把“runner”從“跑者”轉(zhuǎn)換到了“跑步”,翻譯為“他善長跑步”,是不是順耳許多?推而廣之,可得出下述結論:英文的靜態(tài)在于好用名詞表示動作,而中文則好用動詞表達情境。

  舉個生活實例。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影結束時的字幕?中文往往會打出“全劇終”或“再見”,但若英文,則不會說“goodbye”或“seeyou”,而會用“theEnd”。很明顯,作動詞的“再見&rdquo 高二;在英文中以名詞“theend”表示,很典型地體現(xiàn)了動態(tài)中文與靜態(tài)英文之間的轉(zhuǎn)換。

  又如Childreninfamine(n.饑荒),victimstorturedbyoppressors(n.壓迫者),helplessoldpeopleahatedburdentotheirsons,andthewholeworldofloneliness,poverty,andpainmakeamockery(n.嘲笑)ofwhathumanlifeshouldbe.摘自羅素Threepassions的這段話若譯成中文,不妨表達為:孩子們?nèi)淌苤囸I,壓迫者肆意摧殘著無辜的人們,無助的老人成了子女們的包袱,世界充斥著孤獨、貧窮和苦難,而所有的一切都在諷刺著人類生活本該呈現(xiàn)的面貌。在翻譯過程中將famine,mockery等詞由名詞轉(zhuǎn)換成動詞,能讓譯文顯得更流暢、自然和地道。

  所以,切記英文靜態(tài),中文動態(tài)!英語重形合,動詞的使用受限制,而名詞唱主角;漢語重意合,動詞的使用不受限制,而動詞唱主角。

  回想平日的中譯英,翻譯質(zhì)量不甚理想,不妨借此反思“是否注意上述文化差異?”答案可想而知。那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在語言,尤中譯英操練中,多從詞性差異上作思考,注意動與靜的轉(zhuǎn)換。若能拿捏住這種轉(zhuǎn)換,便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譯文不再那么拗口,而在翻譯的重重困境中覓得柳暗花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108.html

相關閱讀:超級搞怪的英語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