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沈括《夢溪筆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學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時代即在沭陽(今屬江蘇)任主簿,大力修治沭河,灌田70萬畝。宋仁宗時中進士,授職揚州司理參軍,因熟悉天文學,還命其兼管司天監(jiān)事,負責觀測天象和修訂歷法,提出了與現(xiàn)今陽歷相似的“十二氣歷”。宋神宗時參加過王安石變法運動,時常出京到各地察訪新法實施情況,先后到過兩浙、河北等地,還奉命出使過遼國。每到一地,都留心觀察自然風物和風土人情,隨時做記錄。他由浙江雁蕩山的地形,認識了水的侵蝕作用;從太行山巖石中海洋生物的遺跡,推知山東的陸地原為海洋。他博學多才,對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歷史、考古等都有較深的研究。晚年,定居于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修筑夢溪園,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一書!    


《夢溪筆談》:

是沈括集科學研究、社會考察、文史掌故以至街談巷議、奇聞異說等,兼收并蓄寫作而成的。該書完成于11世紀末。包括《夢溪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xù)筆談》1卷,共30卷。全書分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shù)、人事、官政、權智、藝術、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志、藥議共17目,609條,是一部綜合性的著作。其中最有價值的是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部分,有二百多條,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制圖、地質、氣象、數(shù)學、物理、化學、水利、建筑、冶金、醫(yī)藥、農業(yè)、動物、植物以及武器制造等,足以反映北宋的科學水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5894.html

相關閱讀: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建議:方法為主興趣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