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孟軻之母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題。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 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 乃 去 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 炫 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題。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
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
乃去
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
炫賣之事。孟母又曰:“
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
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
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詩云:“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此之謂也。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
歸,孟母方績
,問曰:“
學何所至矣?”
孟子曰:“
自若也。”
孟母以
刀斷其織。孟子懼而
問其故,孟母曰:“
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
不免于廝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何以異于
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
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于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
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詩云:“
彼姝者子,何以
告之?”
此之謂也。
孟子既娶,將入私室,其婦袒而在內,孟子不悅,遂去不入。婦辭孟母而求去,曰:“
妾聞夫婦之道,私室不與焉。今者妾竊墮在室,而夫子見妾,勃然不悅,是客妾也。婦人之義,蓋不客宿。請歸父母。于是
孟母召孟子而謂之曰:“
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于禮而責禮于人不亦遠乎!”
孟子謝,遂留其婦。君子謂孟母知禮,而明

姑母之道。

(
節(jié)選自《后漢書
·
列女傳》)
5
.下面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乃去
舍市傍
離開
B.
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教化
C.
既學而歸,孟母方績

紡織
D.
寧能衣
其夫子
衣服
6.
下面每組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不一致的一組是

A.①
孟母以
刀斷其織

彼姝者子,何以
告之
B.①

不免于廝役

于是
孟母召孟子而謂之曰
C.①
何以異于
織績而食

明于
姑母之道
D.①
既學而
歸,孟母方績

孟子懼而
問其故
7.
下面事件能夠體現(xiàn)孟母善教的一組是


徙舍學宮之傍

孟母以刀斷其織

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

婦辭孟母而求去

孟子謝,遂留其婦

其嬉戲為賈人
炫賣之事
A.

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8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孟母兩次遷徙住處,主要是為了給兒子尋找一個理想的成長環(huán)境。
B
.兒子學習回來,孟母用斷織打比方來勸告孟子學不可廢,否則后患無窮。
C
.孟子因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夠嚴整,所以非常不高興,于是他就離家外出了。
D
.孟母對孟子講明道理,使孟子醒悟過來,于是他留住了自請離去的妻子。
9

斷句和翻譯。(
10
分)

1
)用“
/

給下列文段斷句。(
4
分)
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于禮而責禮于人不亦遠乎
(2
)翻譯下面句子(6
分)


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3
分)

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于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6669.html

相關閱讀:《秦瓊字叔寶》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徐文長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信陵君救趙論》閱讀答案附翻譯
《鄒忌諷齊王納諫》“莊子刺虎”對比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