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誕生于洋底巖石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德國和英國的生物學家認為,地球生命很可能誕生在洋底巖石之中,洋底巖石表面的孔隙最初起著細胞壁的作用。在德國海涅大學威廉斯?馬丁和英國格拉斯哥環(huán)境研究中心馬克?羅素博士闡述的生命誕生新理論中,最關鍵的元素是硫化鐵。硫化鐵是從洋底溫泉中進入海洋的,并以多孔結構形式成為洋底沉積物,其孔隙直徑只有幾百分之一毫米大。這種微孔可以是生命誕生的理想地方。新理論令人感興趣的是,它首次提出生命最初是以細胞方式誕生的。而其他理論則相信,最初誕生的是自體繁殖分子或是蛋白質分子。
硫化鐵會加速非有機物質分子結合的反應,并形成有機分子,某些微生物能積極利用這一點。除了硫化鐵之外,溫泉也是復雜有機物質如氨和一氧化碳合成的“原料”源。硫化鐵微孔中比較簡單的有機物質的濃度將來會形成更復雜的分子,其中包括蛋白質分子和負責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馬丁博士指出,“不能假設這一過程只能局限在微孔內,形成的這些簡單物質會向海洋中擴散。”他希望能復原這種介質或環(huán)境,并相信在實驗室條件下能誕生生命。
許多生物學家對新理論持懷疑態(tài)度,同時又同意硫化鐵能在形成適合生命誕生的介質中起一定作用,但強調最大的分歧是,應將比較簡單的有機反應與生物化學區(qū)分開來。正如瑞士生物化學家皮爾?路易斯所指出的,“主要問題是,像酶這樣的分子是怎樣、在哪里和為何產生的!
馬丁和羅素博士認為,生命曾從微孔走入洋底沉積物中,并在這進化過程中形成細胞壁。他們同時指出,兩組主要原始生物即細菌和太古細菌具有極不相同的細胞壁結構,這一事實說明,它們的誕生是彼此獨立發(fā)生的,即生命在地球上可以再次產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7900.html

相關閱讀:名師分享高考第一輪生物復習時間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