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題(
17
分)
①
傳統(tǒng)中國畫的一個特點是文化性。南宋美術(shù)史家鄧椿有云:“
畫者,文之極也。”
中國畫講究歷史文化的積淀,既有與時俱進、筆墨當(dāng)隨時代的一面,又有豐厚積累的一面。鑒賞齊白石的幾幅“
趣作”
,便可從中了解中國畫蘊含的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之美。
、
齊白石有三絕——
畫蝦、畫蟹、畫雞,他畫其他的畫,也畫得很好。《自稱》是一幅非常有趣的畫,在這幅畫里可以看到畫家在觀察大自然時,沒有把物理當(dāng)成畫理、把自然規(guī)律當(dāng)成藝術(shù)規(guī)律。“
奧理冥造”
是宋代沈括的說法。沈括既是文人學(xué)者,又是自然科學(xué)家,他非常懂畫,“
奧理冥造”
是他對中國畫家想象的一種概括。在這幅畫中,齊白石畫的小老鼠跳到秤鉤上去了,想要掂掂自己的分量,旁邊寫著“
自稱”
。老鼠不可能跳到秤上稱自己的重量,這是齊白石的一種想象,很有創(chuàng)意,而且創(chuàng)意里帶著幽默和諷刺,好像在說你這個小耗子,你偷油吃、偷糧食吃,別以為自己了不起,你上秤看看自己有多大分量?非常有趣。
③
畫既有好壞高下,也有真假之分。我在臺灣就看到過這幅畫的贗品圖版,但真假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中國畫講筆墨,筆墨有兩種功能,第一要造型,塑造形象。齊白石畫老鼠,肌肉是緊的,外邊的皮也是緊的,尾巴是有彈力的。而在這幅假畫里,老鼠仿佛就剩皮了,沒有骨頭,這個尾巴,筆不從心,仿佛快要斷開一樣。筆墨的另一種功能是用于審美的,要善于操縱中鋒的線。秤砣有重量,拴秤砣的繩必然抻得很直,齊白石畫秤砣的線就抻得很直,秤桿也能一筆畫下來。假畫中的線,畫得不直,那么沉的秤砣,系秤砣的繩還能彎彎曲曲嗎?更糟糕的是,造假者怕小老鼠在秤鉤上掉下來,給秤桿的另一頭掛了一條線。掛線之后,秤砣便不能挪動,分量也就稱不出來了。秤桿上的準(zhǔn)星是標(biāo)記分量的,系秤砣的繩,靠著移動中的平衡,才能根據(jù)準(zhǔn)星知道分量。造假者沒有見過秤,沒有生活經(jīng)驗,完全憑自己的想象。這樣畫,老鼠是掉不下來,但也不用“
自稱”
了,畫得非常笨、非常蠢,造假造得破綻百出。這權(quán)當(dāng)是題外話。
④
齊白石還曾在他87
歲的時候畫過一幅畫,是給三兒子齊子如的媳婦王紫佩畫的,題跋為“
雞不僅能鳴”
。漢代《韓詩外傳》中記載,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齊白石畫里有來自民間的生動活潑的氣息,他畫公雞,將其作為“
德禽”
來歌頌。
⑤
而在另一幅作品中,齊白石畫小雞奪蚯蚓,小雞旁邊寫著“
他日相呼”
,明明是兩只小雞在搶蚯蚓,為什么是“
他日相呼”
呢?原來如上所述雞有五德,其中一德——
仁德,就是見食相呼,意思是雞有團隊精神,不吃獨食,然而,齊白石看到的小雞,不具備這種美德,它們在搶蚯蚓,比較自私。齊白石在生活中看到的小雞是這樣,書上寫的雞是有美德的,那么美德是怎么得來的呢?是教育的結(jié)果,是歷練的結(jié)果。齊白石畫畫的高明之處,不僅在于簡練的筆墨和生動的《自稱》形象,最重要的是,他有深刻的思想,有來自生活的哲理性思考。他對那些古代的典故作了全新的解釋,是來自實踐的解讀。
⑥
還有一幅很有意思的作品——
《盤蜂》。齊白石在題畫中說:“
能喜此幀者,他日不能無名。”
意思是不管你現(xiàn)在是不是一個名人,只要你能懂得這張畫,將來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名人。這幅畫的玄機在哪里呢?是工寫結(jié)合、題跋簡練,還是構(gòu)圖不一般?齊白石的好朋友陳師曾在其著作《中國繪畫史》中提到,“
固然畫存形者也”
,但是不能滿足于形。就像錢鐘書說的,要利用通感,通過視覺形象,表現(xiàn)聲音、表現(xiàn)嗅味。其中“
踏花歸去馬蹄香”
的故事,記載宋徽宗時畫院進行考試,以詩題考畫家,出題“
踏花歸去馬蹄香”
,讓畫家畫,這個很難畫,怎么畫出香味呢?有一個畫家很高明,他畫一只蝴蝶在追逐馬蹄,馬蹄踏了芳草鮮花有香味,于是這個人就得了冠軍,受到獎勵。齊白石這幅畫告訴人們,這個老先生不是一般人啊,他是繼承了中國話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又用農(nóng)民的思想感情花生活里的感受、畫時代的精神、畫人與自然的和諧。《盤蜂》這幅畫中的蜜蜂在盤中爬啊爬,顯然盤里放過東西,也許留有花香,也許有桃子的果汁,也許放過魚,引人無限遐想。做到“
意在象外”
,不是畫你看到的,而是畫你沒有看到的,讓你去想象,這就需要人們細(xì)心地去欣賞中國畫里的無窮韻味了。
(選自薛永《畫者之極——
談齊白石的幾幅“
趣作”
》,有刪改)
1.
第①
段中的“
文之極”
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2.
從全文看,第③
段是不是多余的,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
段齊白石為畫作題跋“
他日相呼”
,表達了他怎樣的哲理性思考?(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推論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自稱》是非常有趣的畫,其畫趣在于小老鼠的分量太輕,不能與秤砣形成力的平衡。
B.
第④
段介紹齊白石給兒媳題跋為“
雞不僅能鳴”
的畫,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
第⑥
段以“
踏花歸去馬蹄香”
作類比,說明《盤蜂》繼承了中國話“
意在象外”
的傳統(tǒng)。
D.
全文多出引述中國畫論和詩文,論析齊白石書畫同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繪畫特征。
5.
請為文中插圖“
小雞搶奪蚯蚓”
寫一段描寫性文字。(80
字以內(nèi))(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請以齊白石幾幅“
趣作”
為例,簡要說明作者對傳統(tǒng)中國畫的文化性的認(rèn)識。(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
中國文化的極高表現(xiàn)。(“
中國文化”1
分,“
極高表現(xiàn)”1
分)
2.
不是多余的。有贗品與真品作對比1
點,補充說明他畫其他的畫,也畫得很好1
點,齊白石畫具有審美性1
點。
3.
仁德要靠后天的教育和歷練
4.C
5.
要求體現(xiàn)動作、心理、表情細(xì)節(jié),視語言表達酌情給分。
6.①
《自稱》,從繼承傳統(tǒng)技法方面指出中國畫具有“
?理冥造”
(想象)的特點。
②
《雞不僅能鳴》,從中國畫的“
德化”
審美方面評述文化內(nèi)涵。
③
《他日相呼》深入評述畫意包含有與時俱進的一面。
④
《盤蜂》,中國畫象外之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8318.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復(fù)習(xí):社科文閱讀解題對策
《再談“微博”與“說理”》閱讀答案
《空靈論 陶東風(fēng)》閱讀答案
《<書目答問>的著作權(quán)問題》閱讀答案
“書法在中國藝術(shù)體系中是最重要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