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文言文閱讀《張范》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1 題 張 范 張范,字公儀,河內(nèi)修武人也。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 。性恬靜樂道,忽于榮利,征命無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




張范,字公儀,河內(nèi)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于榮利,征命無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議郎,遷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欲合徒眾與天下共誅卓。承弟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謂承曰:“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起一朝之謀,戰(zhàn)阡陌之民,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卓阻兵而無義,固不能久;不若擇所歸附,待時而動,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綬間行歸家,與范避地揚州。袁術(shù)備禮招請,范稱疾不往,術(shù)不強屈也。遣承與相見,術(shù)問曰:“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齊桓,擬跡高祖,何如?”承對曰:“在德不在強。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若茍僭擬,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
”術(shù)不悅。是時,太祖將征冀州,術(shù)復問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數(shù)千,敵十萬之眾,可謂不量力矣!
子以為何如?
”承乃曰:“漢德雖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挾天子以令天下,雖敵百萬之眾可也。”術(shù)作色不懌,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詣太祖,太祖表以為諫議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范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范。范謝曰:“諸君相還兒厚矣。夫人情雖愛其子,然吾憐戩之小,請以陵易之。”賊義其言,悉以還范。太祖自荊州還,范得見于陳,以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與世子居守。太祖謂文帝:“舉動必諮此二人。”世子執(zhí)子孫禮。救恤窮乏,家無所余,中外孤寡皆歸焉。贈遺無所逆,亦終不用,及去,皆以還之。建安十七卒。

(
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節(jié)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乃解印綬間
行歸家
間:(得)機會
B
.若茍僭擬,干
時而動
干:冒犯、沖犯,此處可譯為“背離”
C
.欲徼福齊桓,擬
跡高祖
擬:比、比擬

D
.贈遺無所逆
,亦終不用
逆:迎、迎接
10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范“
忽于榮利”
的一組是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
②征命無所就

③乃解印綬間行歸家
④袁術(shù)備禮招請,范稱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窮乏,家無所余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董卓作亂時,張范與張承想要集合徒眾與天下豪杰一起討伐董卓,后在其弟張昭的勸阻下作罷。

B
.張范讓張承去見袁術(shù),由于張承在言談之中沒有曲意逢迎袁術(shù),致使見面不歡而散。從中可以看出張承“
方正”
的性格。
C
.張范與張承的兒子同被盜賊劫持,張范前往賊穴營救,最終盜賊被他的仁義之言所感動,把兩個孩子都還給了他。
D
.太祖每當出兵征戰(zhàn),常常讓張范和邴原輔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誡曹丕若有所行動一定要向兩人咨詢,足見張范深得太祖器重。
12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 (3
分)
翻譯:


(2
)賊義其言,悉以還范。(3
分)
翻譯:


(3)
救恤窮乏,家無所余,中外孤寡皆歸焉。(4
分)
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98395.html

相關(guān)閱讀:《松風閣記 劉基》閱讀答案
“黃門監(jiān)魏知古,本起小吏”閱讀答案(附翻譯)
“王瑜,其先范陽人也”閱讀答案及譯文
《沈束,字宗安》閱讀答案及翻譯
《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