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帝問侍臣盜賊”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gè) □ 是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 5-9 小題。 帝問侍臣盜賊,左翊衛(wèi)大將軍宇文述曰: 漸少。 帝曰: 比從來少幾何 ? 對曰: 不能什一。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gè)
“□”
是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
5-9
小題。
帝問侍臣盜賊,左翊衛(wèi)大將軍宇文述曰:“
漸少。”
帝曰:“
比從來少幾何?”
對曰:“
不能什一。”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帝曰:“
何謂也?”
威曰:“
他日賊據(jù)長白山,今近在汜水。比見奏賊皆不以實(shí),遂使失于支計(jì),不時(shí)翦除。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fù)征發(fā),賊何由息!”
帝不悅 罷。尋屬五月五日,百僚多饋珍玩,威獨(dú)獻(xiàn)《尚書》;蜃P之曰:“
《尚書》有《五子之歌》,威意甚不遜。”
帝益怒。頃之,帝問威以伐高麗事,威欲帝知天下多盜,對曰:“
今茲之役,愿不發(fā)兵,但赦群盜,自可得數(shù)十萬,遣之東征。彼喜于免罪,爭務(wù)立功,高麗可滅。”
帝不懌。威出,御史大夫裴蘊(yùn)奏曰:“
此大不遜!
天下何處有許多賊!”
帝曰:“
老革多奸,以賊脅我!
欲批其口, 復(fù)隱忍。”
蘊(yùn)知帝意,遣河南白衣張行本奏:“
威昔在高陽典選,濫授人官;畏怯突厥,請還京師。”
帝令按驗(yàn),
獄成,下詔數(shù)威罪狀,除名為民
。后月余,復(fù)有奏威與突厥陰圖不軌者,事下裴蘊(yùn)推之,蘊(yùn)處威死。威無以自明,但摧謝而已。帝憫而釋之,曰:“
未忍即殺。”
遂并其子孫三世皆除名。
江都新作龍舟成,送東都;宇文述勸幸江都,右候衛(wèi)大將軍酒泉趙才諫曰:“
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還京師,安兆庶。”
帝大怒,以才屬吏,旬日,
意解,乃出之
。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jiān),無敢諫 。建節(jié)尉任宗上書極諫,即日于朝堂杖殺之。甲子,帝幸江都。虞世基以盜賊充斥,請發(fā)兵屯洛口倉,帝曰:“
卿是書生,定猶怯。”
戊辰,車駕至鞏。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倉內(nèi),仍令筑城以備不虞。至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復(fù)上表請還西京,帝斬之而行。至梁郡,郡人邀車駕上書曰:“
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
又?jǐn)刂?br />(
選自《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三卷,有刪節(jié))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3
分)
A
.比見奏賊皆不以實(shí) 比:近來
B
.威昔在高陽典選 典:慶典
C
.以才屬吏 屬:交托
D
.郡人邀車駕上書 邀:攔截
6.

填入下列句子“
口”
中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3
分)

威曰:“……
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fù)征發(fā),賊何由息!”
帝不悅 罷。

帝曰:“
老革多奸,以賊脅我!
欲批其口, 復(fù)隱忍。”

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jiān),無敢諫 。
A
.①
而 ②
且 ③
之 B
.①
以 ②
乃 ③

C
.①
以 ②
乃 ③
者 D
.①
而 ②
且 ③

7.
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3
分)
A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B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C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D
.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8.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3
分)
A
.蘇威直言盜賊之事會給朝廷造成災(zāi)患,后又獻(xiàn)《尚書》一部,借以勸諫煬帝。
B
.蘇威提議赦免群盜可得到數(shù)十萬兵力的目的是想讓煬帝知道天下盜賊仍多。
C
.裴蘊(yùn)調(diào)查蘇威與突厥勾結(jié)、圖謀不軌之事,并判蘇威死刑,蘇威只求以死謝罪。
D
.群臣勸阻煬帝留在京師,安定局勢,煬帝卻執(zhí)意乘龍舟下江都,并斬殺多位大臣。
9.
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1)
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
分)

帝令按驗(yàn),獄成,下詔數(shù)威罪狀,除名為民。(4
分)

旬日,意解,乃出之。(3
分)
(2)
從文章中找出蘇威認(rèn)為盜賊不能平息的原因。(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1018.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庭芝”閱讀答案附翻譯
《新修滕王閣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下列文字,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對顏淵的評價(jià),也有顏淵對孔子的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注二庫狀(有刪改)》閱讀答案及翻譯
魏禧《留侯論》蘇軾《留侯論》比較閱讀及答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