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對哲學的奇怪和糟糕的定義就是”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 1-3 題。( 9 分) 對哲學的奇怪和糟糕的定義就是:哲學是一門由 純粹的概念 組成的學問。真正哲學的生成不可能依靠編織純粹、抽象的概念,而只能以 閱讀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
1-3
題。(
9
分)

對哲學的奇怪和糟糕的定義就是:哲學是一門由‘
純粹的概念’
組成的學問。真正哲學的生成不可能依靠編織純粹、抽象的概念,而只能以我們對外在和內在世界的觀察和經(jīng)驗為基礎,如同伏維納古所正確無誤說過的,“
偉大的思想來自我們的心。”

探索哲學的兩個首要條件:一是具備勇氣坦白承認自己心中的疑問;二是把一切不言自明的事情引入清晰的意識之中,把這些事情作為問題加以探索了解。然而,要真心探究哲學,我們的精神思想必須處于真正悠閑、自得的狀態(tài)之中。我們的精神思想不能追隨任何實際的目的,亦即不能受到意欲的指揮。我們必須全神貫注于接收直觀所見的世界和自己的意識所給予我們的教誨。

文學家把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處境之畫面展現(xiàn)給我們的想象力;他們把這些圖像活動起來,然后讓讀者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思想能力,以思考、琢磨這些畫面。所以,文學家可以同時滿足思想能力參差不一的人,不管他們是傻瓜還是智者。但哲學家卻不以此方式展現(xiàn)生活,而是對生活抽絲剝繭,概括出成熟、完善的思想。在這一工作完成以后,哲學家就要求他的讀者以哲學家本人同樣的方式、以同等的程度思考事情。因此緣故,哲學家只有很小的讀者群。據(jù)此,我們可把文學家比作帶給人們鮮花的人,而哲學家?guī)Ыo人們的則是從鮮花里提取的精華。文學作品相對哲學著作還擁有這一巨大的優(yōu)勢:文學的眾多作品可以同時并存而又相安無事。相比之下,哲學體系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孤獨的,一如那些孤獨守在絲網(wǎng)中央的蜘蛛:它們現(xiàn)在就靜候蒼蠅自投羅網(wǎng)。而一旦另一只蜘蛛向它靠近,那只是準備開始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斗。因此,文學作品和平共處,就像安靜、平和吃草的綿羊,但哲學著作天生就是猛獸。哲學思想的爭斗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兩千多,這場爭斗會有最終的贏家、天下從此可以歸于太平嗎?

由于哲學體系具有這一爭辯好斗的本性,所以,哲學家要獲得認可和名氣,其難度比文學家不知要大多少倍。文學作品只要求讀者進入為其提供娛樂消遣或者鼓舞升華的系列文字之中,只須幾個小時;但哲學家的著作卻試圖使讀者的整個思想模式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要求讀者宣布自己在此之前在這一門學科里所學過的、相信過的東西都是錯的,現(xiàn)在必須從頭開始學習。另外,現(xiàn)存哲學體系的教授者也成了與新的哲學體系較勁的強力對手??
這是他們?yōu)楸W∑滹埻胨谷。事實上,甚至國家政府有時候也會把其偏愛的哲學體系納入其保護傘下,并且,通過其強有力的物質手段,防范和阻撓其他學說的傳播和流行。再者,如果我們考慮到哲學著作的讀者群與欣賞文學作品的人數(shù)是和愿意聆聽教誨的讀者與尋求消遣、娛樂的人數(shù)成正比,那么,一個哲學家的出場能夠得到多少幫助??
這我們自己就可以下判斷了。當然,哲學家能夠得到的酬勞是有思想者的擊節(jié)贊賞和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會出現(xiàn)的、不分國籍、為數(shù)不多的出類拔萃者的頷首同意;而大眾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憑借權威的力量,才學會敬重這位哲學家的名字。因此,一個哲學家能為自己在哲學家的青史中留下名字,就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
節(jié)選自叔本華《論哲學與智力》,韋啟昌譯,有刪改)
1.
下列對“
哲學”
的理解,符合文章的一項是(
)(3
分)
A.
探索哲學的兩個首要條件是,承認自己心中的疑問和對這些疑問進行深入的探索了解。
B.
哲學思想形成后,就要求他的讀者以哲學家本人同樣的方式、以同等和程度思考事情。
C.
作者用猛獸比喻哲學著作,用綿羊比喻文學作品,意在表明哲學與文學無法和平共處。
D.
哲學具有爭辯好斗的本性,它可以使著作閱讀者的整個思想模式發(fā)生翻天覆地地變化。
2.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理解不,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第1
自然段從對哲學奇怪糟糕的定義引入話題,闡述了哲學研究的基礎是我們對外在和內在世界的觀察和經(jīng)驗。研究者須從內心出發(fā),不呆堆砌純粹的概念。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產生偉大的思想。
B.
第2
自然段闡述探索哲學的首要條件,并指明探索過程中精神思想狀態(tài)至關重要。功利性等目的會影響探究,難以使人達到真正悠閑、自得的狀態(tài)。必須專注于直觀所見世界和意識給我們的教誨。
C
.第3
自然段對文學和哲學進行比較。二者的讀者群體不同,二者的存在方式也有巨大差異。文學的對象是思想能力參差不齊且眾多差異很大的作品可共存;哲學的對象是少數(shù)智者且排他性極強。
D.
第4
自然段闡釋哲學家名留青史難度極大。爭辯好斗的本性使之排斥其它,甚至要求學習者從頭開始;現(xiàn)在哲學體系和政治干預也可能影響學說的傳播和流行;認可者的數(shù)量和時間也是重要因素。
3
.文章畫線的句子中,“
鮮花”
與“
精華”
各指的是什么?請簡要回答。(3
分)
­­­“
鮮花”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華”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B
(A
.哲學探索了解的不是“
自己心中的疑問”
,而是“
一切不言自明的事情”
;C
.文章并沒有說文學與哲學無法和平共處;D
.原文意思是“
哲學家的著作試圖使讀者的整個思想模式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
2.C
(“
讀者群體不同”
的表述有誤,原文主要闡述讀者數(shù)量有差異;“
文學的對象是思想能力參差不齊的人”
和“
哲學的對象是少數(shù)智者”
的表述也不夠準確。)
3.“
鮮花”
指的是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處境之畫面;“
精華”
指的是從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處境中概括出的成熟、完善的思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3184.html

相關閱讀:閱讀《讀書的樂趣》
“文學的意義要旨”閱讀
《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呼喚英雄》閱讀答案
“詩與禪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