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魏主以平城地寒”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xié)眾。使太常卿王諶筮之,遇《革》,帝曰: 湯、武革命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
題。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xié)眾。使太常卿王諶筮之,遇《革》,帝曰:“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吉孰大焉!”
群臣莫敢言。尚書任城王澄曰:“
陛下奕葉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師以征未服,而得湯、武革命之象,未為全吉也。”
帝厲聲曰:“
卜辭云:‘
大人虎變’
,何言不吉!”
澄曰:“
陛下龍興已久,何得令乃虎變!”
帝作色曰:“
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眾邪!”
澄曰:“
社稷雖為陛下之有,臣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
帝久之乃解,曰:“
各言其志,夫亦何傷!”

既還宮,召澄入見,逆謂之曰:“
向者《革卦》,今當更與卿論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競言,沮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想識朕意。”
因屏人謂澄曰:“
今日之舉,誠為不易。但國家興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朕欲因此遷宅中原,卿以為何如?”
澄曰:“
陛下欲宅中土,以經(jīng)略四海,此周、漢所以興隆也。”
帝曰:“
北人習常戀故,必將驚擾,奈何?”
澄曰:“
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斷自圣心,彼亦何所能為!”
帝曰:“
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橋,欲以濟師。秘書監(jiān)盧淵上表,以為:“
前代承平之主,未嘗親御六軍,決勝行陳之間;豈非勝之不足為武,不勝有虧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萬破袁紹,謝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勝負之變,決于須臾,不在眾寡也。”
詔報曰:“
承平之主,所以不親戎事者,或以同軌無敵,或以懦劣偷安。今謂之同軌則未然,比之懦劣則可恥,必若王者不當親戎,則先王制革輅,何所施也?魏武之勝,蓋由仗順;苻氏之敗,亦由失政;豈寡必能勝眾,弱必能制強邪!”
丁未,魏主講武,命尚書李沖典武選。
(《資治通鑒》138
卷)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欲以協(xié)眾
協(xié):脅迫 B
.久之乃解
解:緩解
C
.更與卿論
更:更加 D
.弊卒一萬
弊:疲憊
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遷都洛陽決心的一組是(3
分)

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xié)眾

群臣莫敢言

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眾邪

各言其志,夫亦何傷

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任城,吾之子房也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⑤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魏主與群臣對卦象是否吉利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實質(zhì)是因為對大舉伐齊存在分歧。
B
.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見,態(tài)度謙遜。魏主稱王澄為子房的意思是夸贊王澄聰明能干,超出眾人。
C
.本文通過語言、神態(tài)描寫,塑造了一位銳意改革、深諜遠慮的君王形象。在同群臣的爭辯中,也體現(xiàn)了魏主富有心計、善用謀略的特點。
D
.魏主在談論親自參與軍事的理由時,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參與軍事的原因,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及應該參與軍事的理由,最后對比感嘆,強調(diào)寡不一定勝多的道理。語句工整,富有說服力。
12
.請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
分)

(1
)明堂之忿,恐人人競言,沮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3
分)

(2
)北人習常戀故,必將驚擾,奈何?(3
分)

(3
)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斷自圣心,彼亦何所能為!(3
分)
13
.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斷句。(斷句不超過6
處)(3
分)

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5087.html

相關(guān)閱讀:文言文閱讀《申徽,字世儀》
“司馬季主,楚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子和老子筆下的水”比較閱讀及答案
《蘇氏文集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敏求字次道”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