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親眼目睹了隋煬帝“
驅(qū)天下以縱欲,罄萬物而自奉”
,終致“
率土分崩”
,深刻指出:“
為主貪,必喪其國。”
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宮美女釋放3000
人,任其擇偶出嫁。貞觀十二(638
)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趙元楷大肆鋪張接迎,太宗斥責他此舉純屬“
亡隋弊俗”
,嚇得趙元楷“
數(shù)日不食而卒”
。唐朝制定的反腐敗專項法律法規(guī)是唐律中的《職律》。唐律規(guī)定對監(jiān)臨主司受財“
二十五匹絞”
,收受錢財而枉法者“
加役流”
。形象點說,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委書記、縣長和處長們)貪污受賄相當于其一個多月甚至低于一個月的俸祿,就要被絞殺。
唐太宗曾告誡群臣“
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諭勸百官不要因貪圖錢財而毀了身家性命。《唐律·
詐偽》設(shè)有謊報、虛報政績罪,即自報、指使下屬或授意他人謊報、虛報均屬此列!短坡·
職制》設(shè)有請托說情罪,明確規(guī)定沒有使用財物而僅靠人情向主管人員求辦某事,也要禁止。非主管人員替別人請托,只要開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員同等處罰!短坡伞愤規(guī)定,主管官員受財枉法,受賄相當于一尺絹的,要判處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處絞刑。官員在其管轄范圍內(nèi)收受百姓財物、牛羊瓜果等供饋,或向百姓借貸財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貪污罪論處,以防止官吏對下屬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詐勒索。而普通百姓盜竊,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開始,監(jiān)察官“
二周一替”
,且以較快的速度升遷,既鼓勵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又防止了在位長久帶來的弊病,因為“
久則情親而弊生,望輕而法玩。”
唐代對官吏的考核主要是“
德”
、“
行”
兩個方面。“
德”
包括官吏的品質(zhì)、道德修養(yǎng)、對君主的忠、信、篤、衛(wèi)等;“
行’
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職的勤惰、政績的好壞等。“
德”
的標準是“
四善”
: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簡稱“
德、慎、公、勤”
。這“
四善”
是對全國所有官吏而言的標準。行能政績的考核標準有二十七條,稱之為“
二十七最”
。這二十七條標準是針對各種不同業(yè)務(wù),不同部門的官吏而言的。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節(jié))
1
.下列各項中對“
唐律”
中相關(guān)反腐敗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唐律》中的《職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敗的專項法律法規(guī),其中有對官員收受錢財進行嚴格的處罰的規(guī)定。
B
.《唐律》規(guī)定自報、指使下屬或授意他人謊報、虛報政績,是一種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對官員的政績考核較為嚴格。
C
.《唐律》也禁止沒有使用財物而僅靠人情向主管人員求辦某事,非主管人員替別人請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員同等處罰。
D
.《唐律》對主管官員受財枉法有嚴格的規(guī)定,受賄相當于一尺絹的,要判處杖刑一百,十五匹判處絞刑。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A
.唐太宗親眼目睹隋朝隋朝滅亡,深刻指出官員腐敗的嚴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釋放宮女3000
,這反映出他反腐的決心。
B
.唐太宗反對官員鋪張浪費,出巡山西時嚴厲斥責趙元楷,嚇得趙元楷“
數(shù)日不食而卒”
。
C
.唐朝對貪污受賄的處罰十分嚴厲,規(guī)定正七品官員貪污受賄相當于其一個多月的俸祿,就要被絞殺。
D
.為防止官吏對下屬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詐勒索,唐律規(guī)定官員在其管轄范圍內(nèi)收受百姓財物或向百姓借貸財物等,均以貪污罪論處。
3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唐律規(guī)定普通百姓,即使盜竊五十匹絹,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見唐律對百姓犯罪處罰比較寬松。
B
.為了鼓勵官員的工作積極性,防止在位長久帶來的弊病,唐代開始,實行監(jiān)察官“
二周一替”
制度。
C
.唐朝主要從“
德”
、“
行”
兩個方面對官吏進行考核,“
德”
包括官吏的品質(zhì)、道德修養(yǎng)等,“
行’
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職的勤惰等。
D
.唐朝對官員的考核有明確的標準,有對全國所有官吏而言的標準 “
四善”
,還有針對各種不同業(yè)務(wù),不同部門的官吏的考核標準“
二十七最”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7031.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閱讀答案
《別讓道德退到法律底線》閱讀答案
《包容性增長》閱讀答案
《在雅典法庭上的演講》閱讀答案
《無言之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