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軾
①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②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厶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3
.寫出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
分)
①方其破荊州
②侶魚蝦而友糜鹿
③而卒莫消長也
14
.下列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2
分)
A.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漁樵于江渚之上
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C.
①蘇子愀然 D.
①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②凌萬頃之茫然
②夫兵形象水
15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①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選文第②段作者借“客”之口抒發(fā)了_______________
的無限感慨。第③段作者對“客”之問作出回答,以水和月為喻,由自然到人談了_____________
的大道理。(2
分)
17.
《前赤壁賦》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同是作者謫居黃州時所作,同是以赤壁為題,都寫赤壁景色,都緬懷和赤壁有關(guān)的歷史人物,試比較其異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3
.(3
分)①當、正當
②以……為侶、把……當作伙伴(意動)、和……作伴(名詞作動詞)
③最終、最后
14
.(2
分)C
(A
①表被動;②在。B
①的;②取消主謂句獨立性。D
①句中助詞表停頓或相當于代詞“那”;②發(fā)語詞,表議論)
15
.(3
分)①如果不是我應當擁有的東西,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占取。
(2
分)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
16
.(2
分)人生無常(須臾、短暫)
“變”與“不變”
17
.(3
分)①都寫赤壁之景,但景色迥然不同,一壯闊、一空明澄澈;
②都寫赤壁有關(guān)的歷史人物,但人物成敗不同,詞所緬懷的古人是赤壁之戰(zhàn)中取得重大勝利的周瑜,實是以古人的輕得志建功立業(yè)來襯托自己身處逆境有志難伸功業(yè)無成的失意,為下文抒情蓄勢。賦緬懷的是被周瑜打敗的曹操,是為了抒發(fā)其“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的感慨,由敗者引發(fā)己悲,用得恰到好處。
③都抒懷,感情基調(diào)又各不相同。詩人內(nèi)心雖有苦悶彷徨,但是思想還是樂觀曠達昂揚向上的,所以詞風氣磅礴,雄壯豪放。賦中充分利用賦重鋪排的特點,思想感情發(fā)展過程一波三折,賦也寫作者被貶謫放逐,壯志難酬的苦悶及曠達樂觀的思想,但與詞相比,沒有詞的雄壯豪放,而是顯得深沉蘊藉。(寫出兩點即給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7071.html
相關(guān)閱讀:“陰興字君陵”閱讀
“(蘇軾)徙知徐州”閱讀答案
陳亮《諸葛孔明》閱讀答案
《房彥謙,字孝沖》閱讀答案及翻譯
《彭?字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