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
聽說剛勇的
拳師
,決不再打那已經倒地的敵手,這實足使我們奉為楷模。但我以為尚須附加一事,即敵手也須是剛勇的斗士,一敗之后,或自愧自悔而不再來,或尚須堂皇地來相報復,那當然都無不可。而于狗,卻不能引此為例,與對等的敵手
齊觀
,因為無論它怎樣狂嗥,其實并不解什么“
道義
”;況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就聳身一搖,將水點灑得人們一身一臉,于是夾著尾巴逃走了。但后來性情還是如此。
老實人
將它的落水認作受洗,以為必已懺悔,不再出而
咬人
,實在是大錯而特錯的事。
…………
“
犯而不校
”是恕道,“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是直道。中國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但是,這其實是
老實人
自己討苦吃。
(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則遜以自免,不見容色。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新唐書·婁師德傳》)
⑴以上兩則文字都講到待人處世的態(tài)度問題,試分析兩則材料的不同觀點。(6
分)
20.
(1
)答案要點及提示:①第一則材料的主要觀點是“要痛打落水狗”,即對壞人不能仁慈,不能姑息養(yǎng)奸,對敵人的仁慈便是對自己的殘忍。②第二則材料的觀點是待人要極度寬容,哪怕是受到侮辱,也不能有絲毫的反抗,正所謂“唾面自干”。
意思對即可。
⑵對于待人處世,你有什么看法?請從這兩則文字生發(fā)開去,并結合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關論述談一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不超過140
字。(6
分)
(2
)答題要求:內容緊扣“交友處世”,能夠正確征引中國古代典籍相關論述。不能用材料中己有的句子。(參考句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9606.html
相關閱讀:節(jié)選自武藝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斷層》閱讀答案
叔本華《論名聲》閱讀答案及解析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建筑是石頭的史書!遍喿x答案
《尋找暗物質》閱讀
《設計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