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書關橋老僧事》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書關橋老僧事 朱辰應 里巷之俠,有尺寸之長,則思自表見于世。予讀徐丈學觀所傳關橋老僧事至奇,顧溷跡浮屠以老,何與?予考其行,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嗚呼!有明之季, 書關橋老僧事
朱辰應
里巷之俠,有尺寸之長,則思自表見于世。予讀徐丈學觀所傳關橋老僧事至奇,顧溷跡浮屠以老,何與?予考其行,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嗚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下過急,試一不效,即從而棄之。既已無所歸,則往往頹墜放廢,老憎殆其流歟?惜乎老僧英略武備,僅見于關橋,而社稷已墮壤矣。
關橋吾禾郡治東南之通衢也。崇楨間,者僧偕其徒結廬駐錫,氣昂藏,不善作緇流態(tài)。常終日危坐,有過之者,瞠目不起。問其出處,笑不應。鄉(xiāng)之人多忽之。
順治二秋,大兵南下,游騎及關橋。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負橋而立。騎至,厲聲叱之,不退。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鏃,兵刃交進,鼓聲四起。老僧迎鋒前敵,擊殺數(shù)十人,騎皆咋舌驚去,戒弗犯。當是時,舉鄉(xiāng)人扶老攜幼,狐兔竄伏,從葦茅中探首竊望。遙見老僧出門前斗時,旌旗蔽空,甲盾森列,奮身搏戰(zhàn)于白刃中,閃爍騰伏,左右沖突,所向莫當,鄉(xiāng)之男婦,罔弗戰(zhàn)栗流汗,拊手叫號。自是無問知與不知,始嘆老僧固非常人也。既免,各歸家,率老幼然香禮拜,老僧笑不納。
后數(shù),老僧出訪名山,竟不知所終。或曰:“老僧嘗自號海涵,謂其徒曰月照.
。精拳棍,類少林家數(shù)。”或曰:“人嘗從老僧游,道遇官兵,急不及避。俄營帥傳入見帳中,握手泣下,勞苦如平生。竊聽其語,若故為軍官者,終莫得其真。”徐丈云。
予既慨老僧溷跡浮屠,不克表見于世,而復惜徐丈有文,而行之不遠也。爰節(jié)次紀之,以備外史氏采擇。

(選自《清谷文鈔》,有改動)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3

)( ▲ )
A
.顧溷跡浮屠以老

顧:但、不過
B
.而御下過急

御:任用
C
.俄營帥傳入見帳中

俄;忽然
D
.不克表見于世

克:能夠
6
.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
表現(xiàn)老僧

英略武備

的一組是
(3

)( ▲ )

常終日危坐,有過之者,瞠目不起

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負橋而立

老僧迎鋒前敵,擊殺數(shù)十人

奮身搏戰(zhàn)于白刃中,閃爍騰伏,左右沖突

鄉(xiāng)之男婦,罔弗戰(zhàn)栗流汗,拊手叫號

精拳棍,類少林家數(shù)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
的一項是(
3
分)
( ▲ )
A
.明末不整治軍政,朝廷用人無方,致使許多英才頹廢墮落,老僧原來是軍官,雖混跡于僧侶之中,但不同于稍有一點長處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現(xiàn)的一般里巷俠客。
B
.順治間,清兵南下,面對游騎的呵斥與多次射擊,老僧獨立關橋,搏殺迎擊,所向無敵,使游騎驚恐地離去,百姓最終免遭戰(zhàn)禍,各自歸家。
C
.老僧是

至奇

之人:帶著徒弟筑屋修行,行為卻不同于一般僧人,問他出處,笑而不應;擊退清軍后對鄉(xiāng)里老幼的焚香叩拜,也笑而不納;后來出訪名山,不知所終。
D
.作者讀了徐學觀老人所記載的關橋老僧的事略,嘆息徐氏之文流傳不廣,于是查考老僧行跡,加以刪改編寫,來準備給野史編寫者采納選用。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

1
)予考其行,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
3
分)
譯文:



2
)舉鄉(xiāng)人扶老攜幼,狐兔竄伏,從葦茅中探首竊望。(
4
分)
譯文:



3
)自是無問知與不知,始嘆老僧固非常人也。(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
5

C(3
分。不久)
6

B(3
分。



至奇

表現(xiàn);

為側面烘托;

為他人揣測,屬側面烘托
)
7

A

3
分。

原來是軍官


)
8

(1)
我考證他的行為,大概也是在當時失意的人的作為啊。(
3
分。



、介賓后置句、語氣各
1

)
(2)
全鄉(xiāng)人都扶老攜幼,像狐貍兔子一樣逃竄潛伏,從蘆葦叢中探頭窺視。(
4
分。



、

狐兔

、



、語言通順各
1

)
(3)
從此無論知道的與不知道的,
(

)
才嘆服老僧本來就不是一般的人。(
3
分。

無問

、



、

非常


1

)
[

]
譯文
里巷中的俠客,稍有一點兒特長,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我讀了徐學觀老人所記載的關橋老僧的事略感到非常奇特,但是老人混跡于僧人中而終老一生,(
這是)
為什么呢?
我考證他的行為,大概也是在當時失意的人的作為啊。唉!明代末,不整治軍政,且任用下屬操之過急,試用一次不見效,就隨即拋置一旁。(
這些人)
既然已經(jīng)無處歸附,就往往頹廢墮落,放縱自己,老僧大概是他們一類人吧?
可惜老僧的英略武備,僅僅表現(xiàn)在關橋一戰(zhàn),可是國家已經(jīng)滅亡了。
關橋是我們禾郡治所東南的交通要道。崇禎間,老僧帶領他的門徒在此筑屋修行,氣宇軒昂,不善于表現(xiàn)出一般僧人的情狀。經(jīng)常整日端坐,有拜訪他的人,只是瞪著眼睛看不起身。問他出自何處,也只是笑而不答。鄉(xiāng)里人大多輕視他。
順治二秋天,清兵南下,游騎到了關橋。老僧拿出所持的禪杖,扛著上前,依橋而立。游騎到了,大聲呵斥他,也不后退。于是拉弓射他,多次射,他多次握住箭頭,兵刃交接,鼓聲四起。老僧迎刃而上,擊殺了數(shù)十人,游騎都咋舌驚恐離去,告誡不要觸犯他。正當這個時候,全鄉(xiāng)人都扶老攜幼,像狐貍兔子一樣逃竄潛伏,從蘆葦叢中探頭窺視。遠遠地看見老僧出門上前格斗的時候,旌旗遮蔽了天空,盔甲盾牌排列得繁密森嚴,老僧奮身在雪白的兵刃中搏擊戰(zhàn)斗,閃爍騰伏,左沖右突,所向無敵,鄉(xiāng)里的男人婦女,沒有不顫栗流汗、拍手叫喊的。從此無論知道的與不知道的,(
都)
才嘆服老僧本來就不是一般的人。已經(jīng)免除戰(zhàn)禍,鄉(xiāng)人各自回家,所有老人孩童燒香叩拜,老僧笑而不予接納。
后來數(shù),老僧外出拜訪名山,最終不知到哪兒去了。有人說:“老僧曾經(jīng)自號海涵,稱他的徒弟叫月照。老僧精通拳術棍法,像少林派的路子。”有人說:“有人曾經(jīng)跟從老僧出游,在路上遇到官兵,急忙中來不及躲避。不久營帥傳令到大帳中見面,老僧與營帥握手流淚,像平生好友一樣問勞問苦。私下聽他們的談話,好像老僧過去是做過軍官的人,終究沒有人得知他的真實情況。”這是徐學觀老人所說的。
我既感慨老僧混跡在僧人中,不能夠在世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又可惜徐學觀老人寫了文章,卻流傳不廣。于是加以刪改編寫,來準備給野史編寫者采納選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09657.html

相關閱讀:《戴胄犯顏執(zhí)法》閱讀答案及翻譯
“陳幼學,字志行,無錫人”閱讀
《歐陽伯和墓志銘》閱讀答案
《陳仲鸞同之父母七十壽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以周行逢為武平節(jié)度使”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