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物理實驗復習要點匯總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5年高考在即,為了方便考生們更好地復習總結(jié)物理知識,小編在這里整理了高考物理實驗復習要點匯總,供考生們參考學習,希望能對考生們有幫助!

一.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

1.目的: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

2.器材:方木板一個,白紙一張,彈簧秤兩個,橡皮條一根,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3.主要測量:

用兩個測力計拉細繩套使橡皮條伸長,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點O.

結(jié)點O的位置.

記錄 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

兩測力計所示拉力的方向.

用一個測力計重新將結(jié)點拉到O點.

記錄:彈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圖:刻度尺,三角板

5.減小誤差的方法:

a.測力計使用前要校準零點.

b.方木板應(yīng)水平放置.

c.彈簧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方向應(yīng)一致,并與木板平行.

d.兩個分力和合力都應(yīng)盡可能大些.

e.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記兩條細線方向的兩點要盡可能遠些.

f.兩個分力間的夾角不宜過大或過小,一般取600---1200為宜.

二.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1.構(gòu)造:見教材.

2.操作要點:接50HZ,4---6伏的交流電 S1 S2 S3 S4

正確標取記:在紙帶中間部分選5個點 .T .T . T . T .

3.重點:紙帶的分析 0 1 2 3 4

a.判斷物體運動情況:

在誤差范圍內(nèi):如果S1=S2=S3=……,則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

如果S1=S2=S3= …….=常數(shù), 則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b.測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S,再由S= aT2求加速度.

圖象法: 作v?t圖,求a=直線的斜率

c.測定即時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三.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1.原理::S=aT2

2.實驗條件:

a.合力恒定,細線與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電.

3.實驗器材: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片,低壓交流電源,小車,細繩,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刻度尺,鉤碼,導線,兩根導線.

4.主要測量:

選擇紙帶,標出記數(shù)點,測出每個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S1,S2,S3 ....圖中O是任一點.

5. 數(shù)據(jù)處理: 0 1 2 3 4 5

6 根據(jù)測出的S1,S2,S3……. .S1 .S2 . S3 .S4 . S5 . S6 .

用逐差法處理數(shù)據(jù)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 S5?S2=3a2T2 , S6?S3=3a3T2

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即時速度:(同上)

四.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1.原理:

平衡摩擦力:適當墊高長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使小車剛好勻速下滑.

用細繩將砂桶(質(zhì)量為m)和小車連成一個整體,連接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整體:mg=(M+m)a

小車:T=Ma=

當m《M時, 即小車的合外力近似為砂和砂桶的重力mg.

2.實驗器材:

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源,刻度尺,紙帶,復寫紙,導線,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天平,砂和砂桶,小車,若干砝碼.

3.實驗條件:

平衡摩擦力:把長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不受牽引力時,小車剛好沿斜軌勻速下滑.本實驗全過程不必再平衡摩擦力.

只有小車和碼砝的質(zhì)量之和(M)遠遠大于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m)時,小車的合力才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mg.

4.主要測量量:小車的質(zhì)量(包括砝碼)M

砂和砂桶的總持量m.

紙帶上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位移S1,S2,S3

5.數(shù)據(jù)處理:

逐差法求加速度:(同上)

6.實驗結(jié)果分析:圖線法:M一定時,a?F圖線;F一定時,a?圖線.

本實驗畫出的圖線可能有四種情況:

7.易錯點:

a.平衡摩擦力時,應(yīng)取下砂和砂桶 ,使細線不受拉力.

b.實驗前要調(diào)整滑輪的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與木板平行.

c.摩擦力一但平衡后,木板的傾角不變.

五.動量守恒的驗證:

1. 原理:兩小球在水平方向發(fā)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為零,動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實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驗證上式成立.兩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拋運動,用水平射程間接表示小球平拋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拋時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拋時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 平拋時的水平射程

驗證的表達式:m1OP=m1OM+m2O/N

2. 實驗儀器:

斜槽,重錘,白紙,復寫紙,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標卡尺,刻度尺,圓規(guī),天平.

3. 實驗條件:

a.入射小球的質(zhì)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質(zhì)量m2(m1 m2)

b.入射球半徑等于被碰球半徑

c.入射小球每次必須從斜槽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線方向水平

e.兩球碰撞時,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線上

4.主要測量量:

a.用天平測兩球質(zhì)量m1,m2

b.用游標卡尺測兩球的直徑,并計算半徑.

c.水平射程:

5.易錯易混步驟:

a.用游標卡尺測兩球直徑.

b.調(diào)節(jié)軌道末端切線水平,兩球球心等高.

c.m2的水平射程:

d.落點位置的確定:

圍繞10次落點畫一個最小的圓把所有落點圍在里面,圓心就是落點的平均位置.

六.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1.實驗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拋小球在空中的軌跡曲線,再根據(jù)軌跡上某些點的位置坐標,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圖釘,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錘線.

3.實驗條件:

a. 固定白紙的木板要豎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線水平,在白紙上準確記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從槽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

七.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原理: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2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驗證上式成立.

2.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米尺,鐵架臺,燒瓶夾,低壓交流電源,導線.

3.實驗條件:

a.打點計時器應(yīng)該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

b.在手釋放紙帶的瞬間,打點計時器剛好打下一個點子,紙帶上最初兩點間的距離約為2毫米.

測量的量:

a.從起始點到某一研究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重錘下落的高度h,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1;測多個點到起始點的高h1,h2,h3,h4(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要遠一些好)

b.不必測重錘的質(zhì)量

5.誤差分析:由于重錘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動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

6.易錯點:

選擇紙帶的條件:打點清淅;第1,2兩點距離約為2毫米.

打點計時器應(yīng)豎直固定,紙帶應(yīng)豎直.

實驗操作關(guān)鍵:先合上電源,再松開紙帶.

d.為減小誤差,重錘應(yīng)適當大一些.

八.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實驗?zāi)康?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

實驗原理:g=

實驗器材:長約1m的細線,小鐵球,鐵架臺,米尺,游標卡尺,秒表.

易錯點:

小球擺動時,最大偏角應(yīng)小于50.

小球應(yīng)在豎直面內(nèi)振動.

計算單擺振動次數(shù)時,應(yīng)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

擺長應(yīng)為懸點到球心的距離.即:L=擺線長+擺球的半徑.

九.電場中等勢線的描繪

實驗原理:本實驗是利用導電紙上形成的穩(wěn)恒電流場模擬靜電場來做實驗的.因此實驗中與6V直流電源正極相連接的電極相當于正電荷;與6V直流電源負極相連接的電極相當于負電荷.

實驗器材:木板,白紙,復寫紙,導電紙,圖訂,圓柱形電極兩個,探針兩個,靈敏電流表,電池,電鍵,導線.

易錯點:

從下到上依次鋪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

只能用靈敏電流計,不能用安培表.

十.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電路連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內(nèi)接法.

測L時應(yīng)測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

閉合開關(guān)前,應(yīng)把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置于正確位置.

多次測量U,I,先計算R,再求R平均值.

5.電流不宜過大,否則電阻率要變化,安培表一般選0?0.6安擋.

十一.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

實驗電路圖:安培表和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后與伏特表并聯(lián).

測量誤差:,r測量值均小于真實值.

安培表一般選0-0.6A檔,伏特表一般選0-3伏檔.

電流不能過大,一般小于0.5A.

誤差:電動勢的測量值測和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r測均小于真實值.

十二.練習使用萬用表電表測電阻:

選擇合適的倍率檔后,先電阻調(diào)零,再紅,黑表筆并接在待測電阻兩端,進行測量.

每次換檔必須重新電阻調(diào)零.

選擇合適的倍率檔,使指針在中值電阻附近時誤差較小.

測電阻時要把選擇開關(guān)置于 檔.

不能用兩手同時握住兩表筆金屬部分測電阻.

測電阻前,必須把待測電阻同其它電路斷開.

測完電阻,要拔出表筆,并把選擇開關(guān)置于OFF檔或交流電壓最高檔.

測量電阻時,若指針偏角過小,應(yīng)換倍率較大的檔進行測量;若指針偏角過大,應(yīng)換倍率較小的檔進行測量.

歐姆表內(nèi)的電池用舊了,用此歐姆表測得的電阻值比真實值偏大.

十三.研究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

檢查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方向與通入電流方向的關(guān)系.

檢查并記錄線圈的繞線方向.

原線圈應(yīng)串聯(lián)滑動變阻器,防止短路,電流不能過大.

十四.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1)在確定光路時,兩枚大頭針不宜插得太近.

(2)插大頭針要垂直紙面;入射角一般300?600之間.

(3)玻璃磚兩個界面不平行,不影響實驗測定.

(4)三種測定方法:量角器,三角函數(shù)表;毫米刻度尺,圓規(guī);毫米刻度尺.

十五.用卡尺觀察光的衍射現(xiàn)象

(1)供觀察用的光源最好是線狀白熾燈.

(2)眼睛緊靠狹逢,狹逢平行線光源.

(3)衍射條紋:中央為白色,兩測是彩色.

(4)當卡尺的狹逢變窄,條紋間距變寬,亮度變暗.

以上就是物理網(wǎng)為大家提供的高考物理實驗復習要點匯總,更多精彩盡在物理網(wǎng),敬請關(guān)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15312.html

相關(guān)閱讀:火星磁場消失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