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題。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難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處,亦有未當(dāng)處。弟謂雪聲色俱厲。凡目能見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聲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見,苦于不自知。雪之厲,雪不自知;沅之聲色,恐亦未始不厲,特不自知耳。曾記咸豐七冬,余咎駱文耆①待我之薄,溫甫則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難堪。”又記十一春,樹堂深咎張伴山簡傲不敬,余則謂樹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觀此二者,則沅弟面色之厲,得無似余與樹堂之不自覺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際,余忝竊將相,沅所統(tǒng)近二萬人,季所統(tǒng)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幾家?
沅弟半以來,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幾人?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吾家亦盈時(shí)矣。管子云:“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余謂天之概無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②盈滿,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諸葛恪盈滿,孫峻概之,吳主③概之。待他人之來概而后悔之,則已晚矣。
吾家方豐盈之際,不待天之來概,人之來概,吾與諸弟當(dāng)設(shè)法先自概之。
自概之道云何?
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將“清”字改為“廉”字,“滇”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尤為明淺,確有可下手之處。沅弟昔于銀錢取與之際,不甚斟酌,朋輩之譏議菲薄,其根實(shí)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銀回家,不多贈(zèng)親族,此“廉”字工夫也。“謙”字存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約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語,曰書函,曰仆從屬員。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稟明,徑招三千人,此在他統(tǒng)領(lǐng)斷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順手。而弟等每次來信索取帳棚子藥等件,常多譏諷之詞、不平之語,在兄處書函如此,則與別處書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從隨員,頗有氣焰,面色言語,與人酬按時(shí),吾未及見,而申夫④曾述及往對渠之詞氣,至今飲憾!
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謙”字工夫也。每日臨睡之時(shí),默數(shù)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更竭誠以圖之,此“勞”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肿孀诹粼r之福自我一人享盡,故將“勞” “謙”“廉”三字時(shí)時(shí)自惕,亦愿兩賢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
選自《曾國藩家書》,有改動(dòng))
【注】①駱文耆:清末重臣駱秉章。②霍氏:漢代大將軍霍光一族。③吳主:三
2
.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
3
分)
A
.難遽
期其水乳
遽:立刻,馬上
B
.余忝竊
將相
竊:謙詞,私自,私下
C
.而申夫曾述及往對渠
之詞氣
渠:第三人稱“他”
D
.時(shí)時(shí)自惕
惕:勉勵(lì)
3
.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能體現(xiàn)曾國藩“修身自惕”的一項(xiàng)是
(
)
(
3
分)
①每苦于不自見,苦于不自知。
②余則謂樹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吾家亦盈時(shí)矣。
④吾與諸弟當(dāng)設(shè)法自概之。
⑤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
⑥?肿孀诹粼r之福,自我一人享盡。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
3
分)
A
.雪琴和沅弟之間出現(xiàn)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們的聲音和臉色表現(xiàn)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卻一點(diǎn)也感覺不到。作者現(xiàn)身說法,給他們講清了這個(gè)道理。
B
.雖然曾家正處鼎盛之際,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話把
“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的規(guī)律告訴子弟,表示與他們一起以“廉、謙、勞”持家。
C
.沅弟花錢隨意,大手大腳;季弟不作匯報(bào),擅自招兵;書信來往,言詞不和;仆從隨員的面色言語,頗有氣焰。所有這些,作者都直接給予了批評和教育。
D
.本文雖然有避害遠(yuǎn)禍、自保富貴的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謙、勞”始終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為官之道,體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深沉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
5
.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6
分
)
(1)
凡目能見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
3
分)
(2)
觀此二者,則沅弟面色之厲,得無似余與樹堂之不自覺乎
?
(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22734.html
相關(guān)閱讀:《黃英 蒲松齡》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沔字善沖》閱讀答案及翻譯
《元順,字子和》閱讀答案及譯文
《游豐樂醉翁亭記》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上書言世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