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識伯修遺墨后》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識伯修 ① 遺墨后 袁宏道 伯修酷愛白、蘇二公,而嗜長公 ② 尤甚。每下直,輒焚香靜坐,命小奴伸紙,書二公閑適詩,或小文,或詩余一二幅。倦則手一編而臥,皆山林會心語,近懶 識伯修①遺墨后
袁宏道

伯修酷愛白、蘇二公,而嗜長公②尤甚。每下直,輒焚香靜坐,命小奴伸紙,書二公閑適詩,或小文,或詩余一二幅。倦則手一編而臥,皆山林會心語,近懶近放者也。余每過抱甕亭③,即笑之曰:“兄與長公,真是一種氣味。”伯修曰:“何故?”余曰:“長公能言,吾兄能嗜,然長公垂老玉局④,吾兄直東華,事業(yè)方始,其不能行一也。”伯修水笑,且曰:“吾止是東坡守高密時(shí),已約寅入山,彼時(shí)才得四十三歲,去坡翁玉局尚二十余,未可謂不能行也。昔樂天七十致仕,尚自以為達(dá),故其詩云:‘達(dá)哉達(dá)哉白樂天。’此猶白頭老寡婦,以貞驕人,吾不學(xué)也。”因相與大笑。
未幾而伯修下世。嗟乎!坡公坎坷嶺外,猶得老歸陽羨;樂天七十罷分司,優(yōu)游履道尚十余。使吾兄幸而躋下壽,長林之下,句子倡弟和,豈二公所得比哉?弟自壬辰得第,宦轍已十三,然計(jì)居官之日,僅得五。山林花鳥,大約倍之。視兄去世之,僅余四載。夫兄以二老為例,故以四十歸田為早,若弟以兄為例,雖即今不出,猶恨其遲也。世間第一等便宜事,真無過閑適者。白、蘇言之,兄嗜之,弟行之,皆奇人也。甲辰閏九月九日,弟宏道書于梔子樓。
——《袁宏道集箋校》
[
注]
①伯修:作者兄長袁宗道的字。②長公:指蘇軾。③抱甕亭:袁宗道在京居處的亭名。④垂老玉局:蘇軾晚任提舉成都府玉局觀。
22.
“倦則乎一編而臥,皆山林會心語,近懶近放者也”與文中“
”相照應(yīng),其中“山林會心語”“近懶近放者”表現(xiàn)了袁宗道
的處世態(tài)度。(3
分)
23.
文中作者寫東坡、白居易的目的是
(3
分)
24.
對“雖即今不出,猶恨其遲也”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2
分)
A.
到了今天還不出山,實(shí)在是太晚了。
B.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抽身脫仕,但還是覺得遲了。
C.
即使到了現(xiàn)在仍不能脫身,實(shí)在令人遺憾。
D.
雖然至今未入官場,但還是覺得領(lǐng)悟得遲了。
25.
試分析第一段中的“三笑”的表達(dá)作用。(3
分)






26.
文中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志趣?(2
分)


參考答案:
22. 3
分。
閑適(1
分)
隨意、自然、不拘禮俗(2
分)
23. 3
分。
突出自己和兄長的志趣和兄弟間的山林之聚、唱和之樂更勝白、蘇。
24. 2
分。B
25. 3

“三笑”既表現(xiàn)了兄弟間的情趣、志趣和親密無間的感情,又表現(xiàn)出兄弟平視古人的神情。
26. 2

鄙棄官途,追求身心自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22755.html

相關(guān)閱讀:《黃英 蒲松齡》閱讀答案附翻譯
《游豐樂醉翁亭記》閱讀答案
《崔沔字善沖》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上書言世務(wù)》
《元順,字子和》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