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
~12
題。
王儉,字仲寶,瑯琊臨沂人也。幼有神彩,專心篤學,手不釋卷。丹陽尹袁粲聞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陽羨公主,拜駙馬都尉。帝以儉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蠱事,不可以為婦姑,欲開冢離葬,儉因人自陳,密以死請,故事不行。母憂,服闋為司徒右長史!稌x令》,公府長史著朝服,宋大明以來著朱衣。儉上言宜復(fù)舊,時議不許。
儉察太祖雄異,先于領(lǐng)府衣裾,太祖為太尉,引為右長史,恩禮隆密,專見任用。轉(zhuǎn)左長史。及太傅之授,儉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議咸相推許。時大典將行,儉為佐命,禮儀詔策,皆出于儉,褚淵唯為禪詔文,使儉參治之。
上壞宋明帝紫極殿,以材柱起宣陽門。儉與褚淵及叔父僧虔連名上表,諫曰:“
臣聞德者身之基,儉者德之輿。春臺將立,晉卿秉議;北宮肇構(gòu),漢臣盡規(guī)。彼二君者,或列國常侯,或守文中主,尚使諫諍在義即悅,況陛下圣哲應(yīng)期,臣等職司隆重,敢藉前誥,竊乃有心!”
上手詔酬納。
宋世外六門設(shè)竹籬,是初,有發(fā)白虎樽者,言“
白門三重關(guān),竹籬穿不完”
。上感其言,改立都墻。儉又諫,上答曰:“
吾欲令后世無以加也。”
朝廷初基,制度草創(chuàng),儉識舊事,問無不答。
上曲宴群臣數(shù)人,各使效伎藝。褚淵彈琵琶,王僧虔彈琴,沈文季歌《子夜》,張敬兒舞,王敬則拍張。儉曰:“
臣無所解,唯知誦書。”
因跪上前誦相如《封禪書》。上笑曰:“
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先是詔儉三日一還朝,尚書令史出外諮事,上以往來煩數(shù),復(fù)詔儉還尚書下省,月聽十日出外。儉啟求解選,不許。其疾,上親臨視。薨,三十八。
吏部尚書王晏啟及儉喪,上答曰:“
儉德富盛,志用方。回M意暴疾,不展救護,便為異世。奄忽如此,痛酷彌深!”
葬禮依故太宰文簡公褚淵故事。
——
《南齊書·
王儉傳》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尚陽羨公主尚:娶公主為妻
B
.引為右長史
引:引薦
C
.各使效伎藝
效:仿效
D
.臣無所解
解:通曉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言之于明帝
不知東方之既白
B
.帝以儉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蠱事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C
.禮儀詔策,皆出于儉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
.因跪上前誦相如《封禪書》
不如因善遇之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王儉勇于直諫的一組是
①
儉與褚淵及叔父僧虔連名上表 ②
儉上言宜復(fù)舊,時議不許
③
褚淵唯為禪詔文,使儉參治④
臣等職司隆重,敢藉前誥
⑤
吾欲令后世無以加也⑥
臣無所解,唯知誦書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⑤⑥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儉幼時便專心篤學,袁粲聞知他的名聲,說給宋明帝,明帝便把陽羨公主許配給他。
B
.王儉的嫡母武康公主參與了太初間的巫蠱事件,王儉“
密以死請”
,讓母親十分擔心。
C
.皇上舉行私宴招待大臣,褚淵等都表演了自己的特長,王儉則背誦《封禪書》。
D
.王儉生病時,皇上親臨探視;他去世后,其葬禮比照太宰褚淵的先例辦理。
13
.把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儉因人自陳,密以死請,故事不行。(3
分)
(2
)及太傅之授,儉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議成相推許。(3
分)
(3
)儉德富盛,志用方隆;豈意暴疾,不展救護,便為異世。(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33739.html
相關(guān)閱讀:《史記 貨殖列傳》閱讀答案
“龍伯高敦厚周慎”閱讀答案
《信陵君救趙論(有刪減)》閱讀答案附譯文
《馬仙?》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佳胤令滑”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