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測試】
1.(2008年上海卷,12)光榮革命后,英國體制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表現(xiàn)在( )
A.內閣首相由國王兼任 B.王室成為政治統(tǒng)治中心
C.君主立憲制度確立 D.議會對內閣負責
2.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 )
A.使國王失去了所有的權力 B.確立了責任內閣制
C.規(guī)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D.確立了議會至上的憲法原則
3.根據(jù)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原則,英國首相( )
A.是議會中多數(shù)黨的領袖 B.實際上是由英國國王選擇產(chǎn)生
C.掌握著行政權和立法權 D.是英國國家元首
4.2009年5月底,法國政府沒有首先邀請英國皇室成員參加諾曼底登陸65周年紀念活動,僅邀請首相布朗參加。這件事引起皇室成員的極度憤慨,他們認為在伊麗莎白女王遭吃“閉門羹”這一問題上,政府相關部門“不僅存在失職,還非常失禮。”英國皇室成員不滿的政治依據(jù)是( )
A.國王是英國的國家元首 B.國王擁有最高行政權
C.國王對內閣首相擁有實際任免權 D.議會和內閣必須對國王負責
5.(2010年安徽蚌埠模擬)西方學者評價1832年英國議會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義的變革,這是因為
( )
A.無產(chǎn)階級贏得了被選舉權 B.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
C.工業(yè)資本家漸入政權中心 D.壟斷資本控制了國家政權
6.(2010年浙江杭師大附中模擬)伏爾泰說: “為什么別的國家不采取這些法律(指英國法律)呢?這樣是否等于問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羅馬就不會。你可以回答:在英國,這些椰子不是從來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們被栽培得還不久;……”下列關于英國栽培“椰子”的過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結束封建專制統(tǒng)治
B.頒布《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的權力,使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
C.通過《王位繼承法》進一步削弱了國王的權力
D.責任內閣制逐漸形成并得以完善經(jīng)歷了一個過程
7.閱讀下列材料:
2006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三周年紀念日。在伊拉克戰(zhàn)爭前后,英國首相布萊爾(工黨領袖)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國已成之后,跟勝者走是英國唯一的選擇。2003年春天,雖然與法、德為代表的歐洲大陸反戰(zhàn)派只隔著一條窄窄的海峽,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邊。英國首相布萊爾追隨美國出兵伊拉克。 你認為:
(1)布萊爾成為英國首相,應具備什么條件?
(2)針對布萊爾的決定,內閣成員大體上是贊成還是反對?為什么?
(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如果反對,布萊爾會不會因此撤兵?為什么?
(4)假如議會中大多數(shù)極力反對,結果又會如何?
【素能提高】
1.(2010年浙江衢州模擬)《英國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決。直
到1694年出于對外戰(zhàn)爭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簽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職法案》,先是被上院否
決,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決。”對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此時的英國國王擁有立法否決權
B.此時的英國國王違反了英國關于限制王權的法律
C.此時的英國上院具有立法否決權
D.此時的英國下院擁有立法權
2. (2009年江蘇高考卷,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約翰•威爾克斯開始發(fā)行《蘇格蘭人》報,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譴責政府的對外政策,并對喬治三世本人進行攻擊,……這使喬治三世大為光火,就授意政府將其逮捕。威爾克斯本是議員,享有特權不受逮捕,但喬治三世指使下院通過決議,剝奪他的議員資格。……各階層人們開始支持威爾克斯,“威爾克斯與自由”成了當時流行的口號。
——錢乘旦、陳曉律《英國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軍在約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沖擊波,國內輿論紛紛指責政府,指責喬治的個人干預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 高一,諾思(首相)頂不住美國革命勝利的沖擊波而宣布辭職,喬治三世的個人統(tǒng)治實際上壽終正寢。……一個企圖恢復個人權力的國王在議會已取得主導地位的時代想抗拒歷史發(fā)展的潮流,終于造成國家的傷害、個人的悲劇。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國的愛國者感染了英國的激進分子提出了更為民主的選舉權口號,激勵他們?yōu)樘岣哂胀ū唤y(tǒng)治者的政治影響而奮斗。他們還為英國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組織政治運動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內亂的前提下達到改革的目標。
——[英]H.T.迪金森《美國革命對英國的影響》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二,指出英國政壇出現(xiàn)危機的具體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2)據(jù)材料三 英國激進分子所面臨的政治使命是什么? 由此,19世紀30年代前期興起的政治運動是什么? 這一運動有何積極影響?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水平測試】
1. 解析:光榮革命后,通過的《權利法案》使英國國王的權利受到了議會的制約,確立了議會主權至上的原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從此確立。因此C項為正確答案。
答案:C
2.解析:1689年的《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故答案選D。
答案:D
3.解析:英國首相是議會中多數(shù)黨的領袖,由選舉產(chǎn)生,手中掌握著行政權和立法創(chuàng)議權,國王成為“有名無權”的國家元首。故選A
答案:A
4.解析:國王是英國國家元首,在外交上代表國家;B、C、D明顯錯誤,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國家,國王僅僅是象征性的,沒有實際的權利,所以沒有行政權,議會和國會不需要對他負責。
答案:A
5.解析: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英國的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力量逐漸壯大,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1832年的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在議會中獲得了更多的席位。
答案:C
6.答案:B
7.解析:本題以時政材料切入考查責任內閣制的內容及特點,形式新穎。解答本題要求熟悉基礎。
答案:(1)首先,工黨必須在下院大選中獲勝成為多數(shù)黨;其次,工黨必須單獨擁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與其他黨派聯(lián)合擁有一半以上的席位;再次,他本人必須是工黨領袖;最后,要由國王任命才行。
(2)贊同,內閣對國家事務集體負責,內閣與首相共進退。
(3)不會。首相掌握行政大權,不對國王負責。
(4)議會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內閣下臺;內閣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素能提高】
1. 解析:根據(jù)材料提供的相關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理解為光榮革命之后的英國國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依然保持著很大的權力,根據(jù)題干設定的情景,與之不符的只有B,所以應該選擇B項。
答案:B
2. 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資本主義政體的確立經(jīng)歷了曲折的過程,同時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要當權的社會現(xiàn)實。因此,依據(jù)材料分析第一問時,主要抓住英王與議會的斗爭;第二問主要分析工業(yè)革命后,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他們要求擴大政治權利,英國進行了議會改革。
答案:(1)具體原因:喬治三世指使下院剝奪威爾克斯議員資格;北美獨立戰(zhàn)爭中英國的慘敗;國王個人干預造成英國在處理北美問題上的重大失策。
根源:喬治三世試圖突破《權利法案》對國王權力的限制。
(2)使命:擴大選舉權;進行議會改革。
運動:1832年議會改革。
影響:擴大了工商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權利;推動了代議制的發(fā)展;保證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3445.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上冊檢測試題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