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界線總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東西經(jīng)度界線:本初子午線和180°經(jīng)線。往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往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

  東西半球界線:20°W和160°E。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反之,為西半球。

  南北半球界線:赤道。往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往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

  高中低緯界線:30°、60°緯線。南北緯30°之間為低緯,30°至60°為中緯,60°至90°為高緯。

  五帶界線:回歸線和極圈。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中至少有一次太陽直射,為熱帶;極圈以內(nèi),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發(fā)生,為南北寒帶;回歸線至極圈之間,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為南北溫帶。

  時區(qū)界線:東經(jīng)、西經(jīng)(15n 7.5)°,其中 n取0、1、2...11。

  日界線:大致與180°經(jīng)線重合。

  “今天”與“昨天”的界線:零時經(jīng)線與日界線。零時經(jīng)線往東至日界線,為地球上的“今天”;反之,為“昨天”。

  洲界線: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亞洲與大洋洲(帝汶海--阿拉弗拉海--班達海 --馬魯古海峽);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歐洲與北美洲(丹麥海峽);南美洲與南極洲(德雷克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大洋界線:太平洋與印度洋(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147°E) 高中學習方法;太平洋與大西洋(南美洲南端合恩角68°04′;;;W);太平洋與北冰洋(白令海峽);印度洋與大西洋(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20°E);大西洋與北冰洋(丹麥海峽--冰島--法羅群島--設得蘭群島)。

  國界線:美國與加拿大(49°N及142°W);埃及與蘇丹(22°N);埃及與利比亞(25°E);朝鮮與韓國(38°N);阿根廷與智利(安第斯山);中國與朝鮮(鴨綠江-長白山-圖們江)。

  邊緣海界線:渤海與黃海(遼寧老鐵山角--山東?萊角);黃海與東海(長江入海口北岸--韓國濟州島);東海與南海(廣東南澳島--臺灣南端鵝鑾鼻)。

  省界線:湘贛(羅霄山);閩贛(武夷山);鄂渝(巫山);鄂皖(大別山);晉冀(太行山);川藏(橫斷山);新藏(昆侖山);青甘(祁連山)。

  地形區(qū)界線:青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昆侖山);塔里木盆地與準噶爾盆地(天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葉尼塞河)。

  晝夜半球分界線:晨昏線;

  板塊分界線:按性質(zhì)可分為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兩種。前者如大西洋海底大洋中脊,就是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的分界線;紅海就是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分界線。后者如雅魯藏布江就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分界線;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島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分界線。

  流域分水嶺:長江與黃河(巴顏喀拉山--秦嶺);長江與淮河(大別山);長江與珠江(南嶺)。

  氣候類型分界線:地中海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南北緯3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3705.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第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