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20
題。(
19
分)
劉輔,河間宗室人也。舉孝廉,為襄賁令。上書言得失,召見,上美其材,擢為諫大夫。會成帝欲立趙婕妤為皇后,先下詔封婕妤父臨為列侯。輔上書言:“
臣聞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天之所違,必先降以災(zāi)變:此神明之征應(yīng),自然之占驗也。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以饗魚烏之瑞,然猶君臣祗懼,動色相戒,況于季世,不蒙繼嗣之福,屢受威怒之異者乎!雖夙夜自責(zé),改過易行,畏天命,念祖業(yè),妙選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廟,順神?心,塞天下望,子孫之祥猶恐晚暮,今乃觸情縱欲,傾于卑賤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語曰: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禍而無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竊傷心。自念得以同姓拔擢,尸祿不忠,污辱諫爭之官,不敢不盡死,唯陛下深察。”
書奏,上怒,使侍御史收縛輔,系掖庭①
秘獄,群臣莫知其故。
于是中朝左將軍辛慶忌、右將軍廉褒、光祿勛師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書曰:“
臣聞明王垂寬容之聽,崇諫爭之官,廣開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盡謀,不懼后患,朝廷無諂諛之士,元首無失道之愆。竊見諫大夫劉輔,前以縣令求見,擢為諫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dāng)圣心者,故得拔至于此。旬日之間,收下秘獄,臣等愚,以為輔幸得托公族之親,在諫臣之列,新從下土來,未知朝廷體,獨觸忌諱,不足深過。小罪宜隱忍而已,如有大惡,宜暴治理官,與眾共之。昔趙簡子殺其大夫鳴犢,孔子臨河而還。今天心未豫,災(zāi)異屢降,水旱迭臻,方當(dāng)隆寬廣問,褒直盡下之時也。而行慘急之誅于諫爭之臣,震驚群下,失忠直心。假令輔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戶曉。同姓近臣本以言顯,其于治親養(yǎng)忠之義誠不宜幽囚于掖庭獄。公卿莫敢盡節(jié)正言,非所以昭虞舜之聽,廣德美之風(fēng)也。臣等竊深傷之,唯陛下留神省察。”
上乃徙系輔共工獄,減死罪一等,論為鬼薪②
。終于家。
(選自《漢書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
【注】①
掖庭:宮中旁舍,宮女居住的地方。②
鬼薪:秦漢時的一種徒刑,因最初為宗廟采薪而得名。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以饗魚烏之瑞 饗:享受
B.
塞天下望 塞:滿足
C.
崇諫爭之官 崇:崇拜
D.
元首無失道之愆 愆:過失
1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不畏于天 而君幸于趙王
B.
惑莫大焉 置杯焉則膠
C.
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 君知其難也
D.
上乃徙系輔共工獄 乃使人復(fù)葺南閣子
18.
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劉輔諫言皇帝不該冊封趙婕妤為皇后,情意懇切,說理清楚,但終因言辭激烈觸怒了皇帝,被侍御史抓了起來。
B.
辛慶忌等大臣都上書勸諫皇帝做一個明君,寬恕劉輔;皇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釋放了劉輔,使其得以終老于家。
C.
本文屬于人物傳記,篇幅短小,語句凝煉,選例典型,寥寥幾筆就刻畫了一個敢于直諫、不畏死亡的諍臣形象。
D.
本文文風(fēng)淳樸,構(gòu)思巧妙,以語言描寫為主,從正面?zhèn)让嬷P刻畫主要人物劉輔,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語言功底。
19.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
分)
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禍而無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竊傷心。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1
)上書言得失,召見,上美其材,擢為諫大夫。(4
分)
(2
)公卿莫敢盡節(jié)正言,非所以昭虞舜之聽,廣德美之風(fēng)也。(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6.C
(崇:重視)
17.D
(連詞,于是。A
介詞,引出對象/
介詞,被;B
句末語氣詞/
兼詞,于此;C
代詞,他的/指示代詞,那)
18.B
(沒有釋放,而是減死罪一等,給宗廟服勞役。)
19.
(3
分)腐木不可以為柱/
卑人不可以為主/
天人之所不予/
必有禍而無福/
市道皆共知之/
朝廷莫肯一言/
臣竊傷心。(斷句兩處得1
分,但斷錯一處需扣1
分,扣完為止。)
20.
(1
)(4
分)(劉輔)上奏章議論(國家政事的)得失,被皇上召見,皇上賞識他的才能,提拔他擔(dān)任諫大夫。(補出主語1
分。召見,被召見,1
分。美,賞識,意動用法,1
分。擢,提拔,1
分。)
(2
)(3
分)公卿大臣不敢再盡忠職守堅持正論,這不是發(fā)揚虞舜傾聽臣下的意見,弘揚品德美好風(fēng)氣的做法。(“
公卿莫敢盡節(jié)正言”1
分。“
所以”1
分。“
昭”“
廣”1
分。)
參考譯文:
劉輔,是河間國的皇族人士。被舉為孝廉,擔(dān)任了襄賁的縣令。上奏章議論國家政事的得失,被皇上召見,皇上賞識他的才能,提拔他擔(dān)任諫大夫。正趕上成帝想要立趙婕妤作皇后,先下詔書賜封婕妤的父親趙臨為列侯。劉輔上書說:“
我聽說上天如果贊同就一定會賜與吉祥的征兆,上天如果反對就一定會降下災(zāi)異和變故,這是神明的應(yīng)兆,自然的預(yù)測。從前武王、周公順承天地的旨意,因而享受了白魚赤烏的祥瑞,然而君臣仍然憂懼,震驚警惕互相勸誡,何況處于當(dāng)今末世,沒有蒙受子孫繁衍的福祉,卻屢次遭到上天發(fā)威震怒而降下的災(zāi)異呢?即使每天自責(zé),改正過錯糾正行為,敬畏天命,想到祖宗的功業(yè),好好地選擇一個有德的家族,卜求一個美麗賢能的女子,以繼承宗廟,順應(yīng)天神的心意,滿足天下民眾的愿望,繁衍子孫的吉祥尚且擔(dān)心來得晚,如今卻觸發(fā)情意放縱欲望,傾心于這個卑賤的女子,想要把她作為天下人之母,對上天不感到敬畏,對百姓不感到慚愧,沒有比這更糊涂的了。俗話說:‘
腐朽的木材不能用來作柱子,卑賤的人不能讓他作主人。上天和百姓都不贊成的,一定有禍害而沒有益處,這是街市上和道路上的人都知曉的道理,朝廷中卻沒有人肯說一句真話,我私下里感到傷心。我想到因為與皇上同姓才得到提拔,光享受俸祿而不盡忠,污辱了諫諍的官職,不敢不冒死進言,希望陛下您深切地審察。”
奏章上奏以后,皇上震怒了,派侍御史逮捕了劉輔,把他囚禁在后宮的秘密監(jiān)獄里,大臣們都不了解其中的緣故。
當(dāng)時中朝左將軍辛慶忌、右將軍廉褒、光祿勛師丹、太中大夫谷永都上奏說:“
我們聽說英
皇上于是將劉輔遷移囚禁到少府所管的詔獄,減死罪一等,判處給宗廟服勞役。他終老在家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39248.html
相關(guān)閱讀:“吳?,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遍喿x答案及譯文
《楊云翼,字之美》閱讀答案及翻譯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jì)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聊齋志異?雷曹 蒲松齡》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