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戴鈞衡
嗚呼!文章之事,豈不難哉!司馬子長生漢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學(xué),通古今書史之秘,窮天下山水之奇跡,其所遭,極人世萬不可堪之境,?傺抑郁,感憤悲傷,以其所畜,發(fā)為文章,遂以雄于天下,傳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稱大家者,所造雖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長之義旨。
唉!寫文章的事,難道不難嗎?司馬遷出生在漢武帝的時代,憑借上天賜給他的才學(xué),繼承幾代人的學(xué)問,通曉古今史書的奧秘,窮盡天下山水的奇跡。他(戴名世)的遭遇,極盡人世間不可忍受的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憤慨悲傷,憑借他的(這些)積蓄,噴發(fā)出來成為文章,于是以此稱雄于天下,流傳于后世。從后世憑文章稱為大家的人來看,他們的造就雖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處沒有誰不是深得司馬遷文章的大義和要旨的。
國朝作者間出,海內(nèi)翕然推為正宗,莫如吾鄉(xiāng)望溪方氏。而方氏生平極所嘆服者,則惟先生。先生與望溪生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學(xué)之淺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篤者,莫如望溪。顧望溪生為顯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構(gòu)禍以死,著作脫軼,莫為之收,而一二藏書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學(xué)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讀其書不可得。文章之遭際,幸不幸固如是耶!
本朝寫文章的著名的人間或有,天下共同推崇為正宗,沒有誰像我的同鄉(xiāng)方望溪(方苞)了。
我讀(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變化無痕;又像飄飛的仙人,沒有誰可以窺視它的行蹤。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認(rèn)為莊周的文章,李白的詩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他文章氣勢逸致神韻的高遠,就一直進入司馬遷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韻了。我的學(xué)生尤云鶚曾經(jīng)說司馬遷文章的飄逸之氣,歐陽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這并非虛妄之言。∥矣挚聪壬闹械淖詳,以及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時著有《困學(xué)集》、《蘆中集》、《問天集》、《巖居川觀集》,皆不可復(fù)見。今世所僅存者,惟門人尤云鶚刊本,所謂《南山集》是也。里中吳氏藏有寫本,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復(fù)
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學(xué)鈞衡謹(jǐn)識。
(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稱不一,青時著有《困學(xué)集》、《蘆中集》、《問天集》、《巖居川觀集》,都不能再次見到,現(xiàn)在所僅存的,只有我的學(xué)生尤云鶚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鄉(xiāng)人吳姓藏有手寫的本子,比尤云鶚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將近一半,我借過來抄下它們。又在
道光辛丑十二月,同族后學(xué)戴鈞衡謹(jǐn)記。
【注】①
《南山集》:
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號南山,清代“
桐城派”
奠基人、文學(xué)家,因“
文字獄”
被殺。②
司馬子長:司馬遷,字子長。③
望溪:清文學(xué)家方苞,晚號望溪。
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以其所畜,發(fā)為文章 畜:積聚
B
.知之深篤信之者 篤:厚道
C
.余假而抄之 假:借
D
.宗點學(xué)鈞衡謹(jǐn)識 識:記
6
.(3
分)B
(篤:堅定)
7
.下列句子中加點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
.窮天下山水之奇跡 余乃共取編之
B
.平方氏生平所嘆服者 而一二藏書家有其稿者
C
.以雄于天下 復(fù)于許君處見先生手稿十?dāng)?shù)首
D
.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長自命 以余所見三本,同異如此
7
.(3
分)C
(都是介詞,在。A
項,助詞,的/
代詞,它;B
項,表轉(zhuǎn)折/
表遞進;D
項,用/
憑。)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⑴
.四方學(xué)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讀其書不可得。(3
分)
譯文:各地求學(xué)的人,只聽說先生的名聲,想讀他的書卻不能得到。
評分建議:“
學(xué)者”
、“
耳”
、語句通順各1
分。
⑵
.私嘗擬之古人,以為莊周之文、李白之詩,庶幾相似。(3
分)
譯文:我私下里曾經(jīng)將他的文章與古人的詩文相比,認(rèn)為它與莊周的文、李白的詩差不多相類似。
評分建議:“
擬”
、“
庶幾”
、語句通順各1
分。
⑶
.僅此區(qū)區(qū),而猶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
分)
譯文:僅這些(殘存的)很少的文章,卻還遭受壓制使它不能在世間公開流傳,確實可悲啊。
評分建議:“
區(qū)區(qū)”
、“
厄抑”
、“
良”
、語句通順各1
分。
9.
作者認(rèn)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點,請結(jié)合文意作簡要概括。(3
分)
①
境象變化自然;②
氣韻超逸深遠;③
行文縱橫奔放。
評分建議:一點1
分,意思對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39264.html
相關(guān)閱讀:“有道之士固驕人主”閱讀答案(附翻譯)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孟子告齊宣王”比較閱讀及答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韓鏞,字伯高》閱讀及翻譯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