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
.距關,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內(nèi)通“納”,接納)
2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違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早早地)
5
.令將軍與臣有?(?通“隙”,隔閡,嫌怨)
6
.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nèi)(內(nèi),通“納”,使……進入)
二、古今異義
1
.約為婚姻
古:兒女親家;
今:指因結(jié)婚而產(chǎn)生的夫妻關系。
2
.所以遣將守關者
古:……的原因;今: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意外的變故;今:很,十分
4
.將軍戰(zhàn)河北
古:黃河以北;
今:河北省
5
.臣戰(zhàn)河南
古:黃河以南;
今:河南省
6
.沛公居山東時
古:指崤山以東地區(qū)。
今:山東省。
7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地講述。
8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現(xiàn)在別人(指沛公)今義:現(xiàn)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三、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 12
個
)
1
.軍
沛公軍霸上:
名詞作動詞,駐扎。
從此道至吾軍:
名詞,軍營。
初一交戰(zhàn),操軍不利:
名詞,軍隊。
勇冠三軍:
名詞,軍隊的編制單位。
2
.擊
急擊勿失:
動詞,攻擊,攻打。
因擊沛公于坐:
動詞,殺。
秦王不肯擊缶:
動詞,敲打,敲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名詞,碰撞。
3
.內(nèi)
毋內(nèi)諸候:
內(nèi),通“納”,動詞,接納。
簾內(nèi)擲一紙出:
名詞,里面,與“外”相對。
內(nèi)無法家弼士:
名詞作狀語,在內(nèi)部。
色厲內(nèi)荏:
名詞,內(nèi)心,心里。
4
.如
勞苦而功高如此:
動詞,像。
沛公起如廁:
動詞,往、去。
固不如也:
動詞,及、比得上
5
.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動詞,通“背”,違背。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副詞,愈加。
6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動詞,道歉,謝罪。
乃令張良留謝:
動詞,辭別。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動詞,感謝。
7
.意
然不自意:
動詞,料想、意料、估計。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詞,心意、意圖。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名詞,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詞,神態(tài),神情。
8
.坐
項王、項伯東向坐:
動詞,坐下。
因擊沛公于坐:
坐,通“座”,名詞,座位。
坐北朝南:
動詞,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車坐愛楓林晚:
介詞,因為。
9
.舉
殺人如不能舉:
副詞,盡。
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動詞,舉起。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舉行、施行。
舉不勝舉:
動詞,列舉、舉出。
10
.勝
沛公不勝杯杓:
動詞,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勝:
副詞,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形容詞,優(yōu)美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動詞,勝過、超過。
11
.斗
玉斗一雙,獻與亞父:
名詞,酒器。
僅鑿斗大一池,植數(shù)莖以塞責:
名詞作狀語,像斗一樣……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動詞,爭斗。
12
.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動詞,放棄、丟下。
置之坐上:
動詞,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會賓客:
動詞,擺、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40561.html
相關閱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蘭亭集序(晉)》對比閱讀(附答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練習(有答案)
《寡人之于國也》文言知識歸納
《庖丁解!烽喿x答案
《清兵衛(wèi)與葫蘆》語段閱讀及答案